感涕不已,而作是诗。
又《赠上天竺辨才禅师》诗: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方丈礼白足。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张岱《天竺柱对》: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山皆学灵鹫,洛伽从南海飞来。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上天竺
感涕不已,而作是诗。
译文:我感动得流泪不止,于是写这首诗。
注释: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上天竺的深厚感情,以及因感动而产生的泪水。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上天竺深深情感的诗歌。通过“感涕不已”这一动作,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感动和悲伤。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上天竺的敬仰和向往。
《赠上天竺辨才禅师》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方丈礼白足。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译文:
南北各有一座山门,山上有两座寺庙——上天竺寺和下天竺寺。寺里住着一位老法师,他身材瘦长,像一只鹳鹄一样。我不知道他修行的是什么功法,但是他的眼睛明亮如同碧绿的宝石,能够照亮山谷。见到他的人会觉得心情变得清凉,烦恼全部消失。他的教导使得整个城市的人都受到感召,纷纷前来向他请教。我自己虽然年幼时还不懂得走路,但是心中却充满了忧虑和困惑。当这位禅师来到我的身边时,我会感到一种轻松和舒适,就像一只奔跑的鹿突然停下来一样。我才知道在戒律和修行的世界中,佛法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它能够摆脱束缚,让人们解脱痛苦。我不必去追求那些虚幻的佛教理论,就像那些假装疯狂地吃肉喝酒的人一样。
注释:这里描述了上天竺寺的地理位置、僧人的形象以及他的教义对人们的影响。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上天竺寺的庄严和僧人的智慧。
赏析:这首《赠上天竺辨才禅师》诗是对上天竺寺及其僧人的赞美和颂扬。通过对上天竺寺的描述,以及对其僧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