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曲故人凭问讯,孤山梅树几番开。
苏轼《赠下天竺惠净师》诗:
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三月六日,来别南北山诸道人,而下天竺惠净师以丑石赠,作三绝句:
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来慰别情。
衰鬓只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说来生。
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
便从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
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还将天竺一峰去,欲把云根到处栽。
《赠下天竺惠净师》是苏轼在离开杭州十六年后重返时所作的三首诗。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乡曲故人凭问讯,孤山梅树几番开。
苏轼在诗中写道:“乡曲故人凭问讯,孤山梅树几番开。”这里的“乡曲故人”指的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期间结识的朋友们,他通过询问这些老朋友,得知孤山的梅花已经多次绽放。
苏轼的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朋友们的关心和问候。他通过询问孤山的梅花是否已经开放,来表达他对故乡的记忆和朋友间的牵挂。同时,他也借此机会回忆自己在杭州任职的经历和与朋友之间的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乡曲故人的询问,表达了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朋友们的关心。同时,他也借此机会回忆自己在杭州任职的经历和与朋友之间的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展现了苏轼豁达的胸襟和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