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往观之,儿见源果笑。具以语王氏,出家财葬泽山下。
源遂不果行。返寺中,问其徒,则既有治命矣。后十三年,自洛还吴,赴其约。至所约,闻葛洪川畔有牧童扣角而歌之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呼问:“泽公健否?”答曰:“李公真信士,然俗缘未尽,慎弗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又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唐。”遂去不知所之。后二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笃孝,拜谏议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一。
王元章《送僧归中竺》诗:
天香阁上风如水,千岁岩前云似苔。
明月不期穿树出,老夫曾此听猿来。
相逢五载无书寄,却忆三生有梦回。
西湖梦寻·卷二 · 西湖西路 · 三生石
三日,往观之,儿见源果笑。具以语王氏,出家财葬泽山下。
源遂不果行。返寺中,问其徒,则既有治命矣。后十三年,自洛还吴,赴其约。至所约,闻葛洪川畔有牧童扣角而歌之曰: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呼问:“泽公健否?”
答曰:“李公真信士,然俗缘未尽,慎弗相近,惟勤修不堕,乃复相见。”
又歌曰: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唐。”
遂去不知所之。后二年,李德裕奏源忠臣子,笃孝,拜谏议大夫。不就,竟死寺中,年八十一。
赏析: 王元章在《送僧归中竺》一诗中,用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描述了天香阁上的清风与千岁岩前的细云,以及明月从树叶间穿出的景象,这些自然景观仿佛都带有情感的色彩,为诗人的心境增添了一份宁静和深远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友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