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在下天竺寺后。东坡《圆泽传》曰:洛师惠林寺,故光禄卿李忄登居第。禄山陷东都,忄登以居守死之。子源,少时以贵游子豪侈善歌闻于时。及忄登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余年。寺有僧圆泽,富而知音。源与之游甚密,促膝交语竟日,人莫能测。一日相约游蜀青城峨嵋山,源欲自荆州溯峡,泽欲取长安斜谷路。源不可,曰:
“吾以绝世事,岂可复到京师哉!”泽默然久之,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荆州路。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罂而汲者,泽望而叹曰:“吾不欲由此者,为是也。”源惊问之。泽曰:
“妇人姓王氏,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
今既见,无可逃之。公当以符咒助吾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源悲悔,而为具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妇乳。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三生石
三生石在天竺寺后
- 东坡《圆泽传》:《圆泽传》中提到洛师惠林寺,故光禄卿李忄登居第。
- 李忄登事迹:李忄登以故光禄卿身份,在东都洛阳陷落时坚守不屈,最终以死殉国。儿子源少时因富贵而生活奢华,善于歌唱。
- 源与圆泽的深厚友谊:源与圆泽交往甚密,二人关系密切,常彻日长谈。源不愿再回到京师长安,因为不忍再次面对战乱。
王氏妇与圆泽之缘
- 王氏妇的故事:王氏,姓王氏,为李忄登之妻,已怀孕三岁。由于李忄登未归,她无法得到乳汁喂养婴儿,所以王氏被圆泽救下。
- 圆泽对王氏的帮助:圆泽通过符咒和祈祷的方式帮助王氏快速怀孕,并承诺在孩子出生的三日浴礼中,他会来到现场与她相见。
悲喜交加的重逢
- 圆泽的承诺实现:按照约定的时间,圆泽如期来到王氏面前,但不久圆泽却突然消失,留下一个承诺。
- 源的反应及行动:源得知消息后深感懊悔,为表达歉意和希望重聚,他准备了沐浴更衣和更换服饰。最终,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相会在杭州天竺寺外。
结局与寓意
- 悲喜交织的结局:这段经历让源和王氏经历了悲喜交织的情感波折,最终得以重逢。
- 三生石的象征意义:此故事中的“三生石”象征着前世、今生和来世之间不可逾越的缘份与命运。
小结
《西湖梦寻·卷二·西湖西路·三生石》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详细描述了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杭州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风情,还能感受到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和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