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
诗句翻译为“青楼阿监应相笑,书记登坛又却回。” 诗句释义: - “青楼阿监”在古代是指妓院里的女官或老板娘。这里的“阿监”是对她们的尊称。 - “相笑”表示互相嘲笑,这里指青楼里的女性看到新来的书生而感到好笑,可能是因为他的穿着或是行为与众不同。 - “书记登坛”则可能指的是书生在青楼中担任文书工作。这里的“书记”指的是记录或管理文件的人员,而“登坛”意味着他开始承担重要的职责。 赏析: -
忆江南 其二 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 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重来不怕花堪折,秪恐明年花发人离别。 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 注释解析 - 今日相逢:今天再次相遇。 - 花未发:花儿尚未开放。 - 去年:指前一年。 - 别离时节:分别的时刻。 - 恁时:那时。 - 东风:春风。 - 次第:逐渐。 - 须约:必须约定。 - 重来:再一次来访。 - 不怕
舞春风 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儿罗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幸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 译文: 刚刚卸妆的美人怨恨着春风,粉墙上、画壁上尽是宋代名家的作品。 蕙兰含恨枝条更显得绿意盈然,桃树、李树虽不说话却自有其艳丽之态。 燕子筑巢在罗幕之中,黄莺在楼上啼唤时空已空空如也。 不知那个少年薄情郎在哪里? 每逢夜晚他归来,总在春天的梦境里。
注释: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谁料想那些无聊的闲情逸致已经被人忘却很久了,但每逢春天到来之时,我依然会感到惆怅不已。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每天在花朵面前我总是借酒浇愁,不顾镜子里的容貌变得憔悴消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河畔青青的野草、堤上的杨柳啊,我想问问这新的忧愁是为什么年年都会发生? 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 卐(wàn)字回廊旋看月——在装饰着卍字形状的走廊里,我转动着身子观赏月亮。 【赏析】: 此诗描写了月夜下在回廊内观月的景色。首句中的“卐字”指的是回廊上的装饰图案,这个图案是佛教中的一种符号,象征着佛性或佛道。回廊作为观景的主体,使得诗人得以从多个角度欣赏月亮的美丽。第二句中,"旋"表示诗人转动着身体观看月亮的过程。而第三句则描绘了月亮在天空中的样子,它高悬在空中,照亮了整个大地
思越人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 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乍倚遍,阑干烟淡薄,翠幕帘栊画阁。 春睡著,觉来失,秋千期约。 注释: 1. 酒醒情怀恶:酒醒后心情变得很糟糕,可能因为饮酒过量或者情绪低落。 2. 金缕褪:形容衣服上的金线绣花已经褪去,可能意味着衣物的磨损或更换。 3. 玉肌如削:形容肌肤如削骨般细腻,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肌肤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和弹性。 4. 寒食过却:寒食节已过
【注释】 忆江南·其一:词牌名,即《忆江南》,又名《梦江南》。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后段五句,前后片各两仄韵转一韵。 去岁迎春楼上月(“迎春”指春天): 去年春天在楼上赏月。 正是西窗,夜凉时节: 当时正是西屋的窗户,夜里很凉爽的时候。 玉人贪睡坠钗云(“玉人”指美女): 美女因为贪睡而掉落了头上的发饰。 粉消妆薄见天真(“妆薄”指淡妆): 淡妆使皮肤显得更加清秀、自然。
【注释】 ◇:同“恣”,“尽”。 【赏析】 《谒金门》是北宋词人张先的词作。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词,上片写自己虽年少却已老之将至,感叹时光如梭,光阴似箭;下片写自己虽有万古之愁而仍要劝酒,希望友人能长寿。全词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祝愿。 圣明世,独折一枝丹桂(在)圣明的世上,独自折取一枝丹桂花儿。 学著荷衣还可喜(可喜),春狂不啻(chì)◇(同“恣”)。
【赏析】 《虞美人·其一》是北宋文学家晏几道的作品,此词上阕写暮春景物,下阕抒发相思离恨。全词语言清丽、婉约,情感深沉,含蓄蕴藉,别具风韵,为历代传诵的佳作。 【注释】 玉钩鸾柱调鹦鹉:用“玉钩”、“鸾柱”来比喻鹦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调鹦鹉,即教鹦鹉歌舞。宛转留春语:指鹦鹉在春风中婉转低唱,好像在挽留春天离去。云屏冷落画堂空:用屏风、楼阁冷落,庭院空旷的景象来比喻自己孤独寂寞的处境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小庭花”、“玉楼春”。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小庭花”、“玉楼春”、“小庭花慢”。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 细雨泣秋风:秋风萧瑟,细雨纷纷。泣,形容秋雨之细密。 金风花残满地红:秋风吹落了凋零的花朵,地上满是花瓣。 闲蹙黛眉慵不语:我闲来无事,懒得说话,只好皱着眉头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