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
【注释】 醉花间 其二:即《醉花阴》(其一),又名《玉楼春》。唐教坊曲名。此词为闺怨词。“月落霜繁”,点出季节,写深院闭户的幽冷。“洞房人正睡”二句,写女子独守空闺,寂寞难眠;“桐树倚雕檐”三句,写她独自凭窗而立,愁思满怀;“晓风寒不啻”三句,写她因离恨而瘦损憔悴。 赏析: 以景衬情,以乐衬哀,写得含蓄委婉,凄婉动人。上片描写女子在寒夜中独守空闺,思念远方的爱人,寂寞难耐
【注释】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夜深寒不寐,疑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 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赏析】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作。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独处孤寂的情景。词中用“两行清泪”比喻相思之泪和怨恨之泪,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全词语言清丽婉转,情韵凄美,委婉曲折地表现了词人的深情
更漏子 金剪刀,青丝发,香墨蛮笺亲札。各粉泪,一时封,此情千万重。垂蓬鬓,尘青镜,已分今生薄命。将远恨,上高楼,寒江天外流。 诗句解析: 1. 金剪刀:指精细的剪刀,常用来形容工艺精美,也暗示着情感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2. 青丝发:用“青丝”形容女子的黑发,通常与年轻、青春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易逝。 3. 香墨蛮笺亲札:描述了用香气四溢的墨水书写
【注释】 六曲阑干:曲折的栏杆。 偎碧树:依傍在绿树旁。 谁把钿筝移玉柱:是谁把金制的筝弦移到玉制的柱子上(指弹拨乐器)。移,移动。 穿帘海燕双飞去:燕子穿过窗帘向远处飞去。 一霎清明雨:突然下起清明时节的小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浓睡醒来时,黄莺啼叫个不停。 【赏析】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是北宋词人贺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闺中少妇的春梦。上片描写春景,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氛围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石城花落江楼雨,云隔长洲兰芷暮。芳草岸,各烟雾,谁在绿杨深处住? 注释: - 石城花落:指石头城边的花已经凋落。 - 江楼雨:描述江边的高楼正在下雨的景象。 - 云隔:云雾缭绕,形容景色朦胧。 - 长洲兰芷:长洲是地名,兰花和芷草,象征美好但易逝的自然美景。 - 芳草岸:芬芳的草地岸边。 - 烟:指雾气。 - 谁在绿杨深处住:询问是否有人在这繁茂的杨柳深处居住。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朱颜日日惊憔悴 - 解析: 此句表达的是主人公因为某种原因每天面容都显得憔悴。"朱颜"通常指红润的容颜,此处可能指原本健康美丽的外表。"日日惊"表示每一天都感到惊讶或痛苦。整体而言,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人因外在或内心的困扰而变得不再光鲜。 第二句:多少离愁谁得会?人事改,空追悔 - 解析: “离愁”指的是因离别引起的忧愁。此句询问在人事(人世间的事务和变化)改变之后
【解析】 “芳草渡 · 梧桐落”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秋日景色,点出了送别的时间:秋天;地点:渡口。从“梧桐落”“蓼花秋”可见时值秋季。“烟初冷”“雨才收”说明天气转晴。“萧条风物正堪愁”,表明作者心情沉重。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人去后,多少恨,在心头。”既写眼前之景,又写心中之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词。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释: 1. 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 - “当时心事偷相许”: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内心深处偷偷许下了某种承诺或情感。 - “宴罢兰堂肠断处”:描述宴会结束后,诗人在兰亭(古代地名)的某个地方感到极度悲伤,仿佛有一根肠子断裂。 - “挑银灯,扃珠户”:通过描写挑着银色的灯笼和关闭着珠宝般的门户
应天长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南去棹,北飞雁,水阔山遥肠欲断。 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注释】: 1. 石城山:指南京的钟山,是南京的别称。 2. 桃花绽:指春天到来,花儿盛开的景象。 3. 宿雨初晴:形容天气刚刚转晴,雨气尚未完全消散。 4. 南去棹:指向南划船,泛指离开南京。 5. 北飞雁:形容大雁向北迁徙的情景。 6. 水阔山遥:形容距离遥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然后仔细阅读选项加以比对,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要求考生对“虞美人·春风拂拂横秋水”逐句释义并赏析。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摇踵对”,意思是说春风轻轻吹拂着秋天的水波,仿佛是掩映着她那摇摆的脚跟。“只知长坐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意思是只知道长坐在碧绿的窗户里期待她的到来,却不知道春天的东风吹得她的彩云已经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