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
《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云去》是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的作品。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下秋千图,通过“花影卧秋千”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闺房少女荡秋千的动人画面。 译文: 月光下,那银色的秋千轻轻晃动着,仿佛在追逐着遥远的白云。稀疏的星辰时而被银河映照,仿佛在渡过银河。她的身影斜卧在秋千上,时间似乎变得漫长,让人难以入睡。她轻轻地弹奏着玉筝,直到琴声完全消失,然后她脱下发髻上的黄钗,静静地坐着
菩萨蛮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注释: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回廊:曲折的走廊。 远砌:远处的台阶。 生:滋生、生长。 秋草:指秋天的草。 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鹦鹉:古代传说中一种能说话的鸟。 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碧笼:用翡翠制成的笼子。 金锁
诗句原文: 寒蝉欲报三秋候,寂静幽居,叶落闲阶,月透帘栊远梦回。 译文: 寒天的蝉鸣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我独自居住在这寂静的小屋中,窗外的树叶纷纷飘落,落在了静寂的小径上。月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我那遥远的梦中。 旧恨仍在心中挥之不去,就像昭阳宫里的往事一般,那些痛苦的记忆一直困扰着我。现在,我只能通过吹奏玉笛来试图忘却这一切,然而却只能让满袖子的猩红血迹再次滴落。 注释: -
诗句翻译与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 - 洞房深夜笙歌散:形容新婚之夜热闹过后的宁静与寂寥。 - 帘幕重重,斜月朦胧:描绘夜晚的静谧和月光的朦胧美。 - 雨过残花落地红:描述雨水过后,花瓣散落的情景。 - 昔年无限伤心事,依旧东风,独倚梧桐:回忆往昔许多伤心事,但春风依旧,自己只能孤独地倚着梧桐。 - 闲想闲思到晓钟:在清晨的钟声中,思绪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眠,关山人未还。 注释: - 梅花吹入谁家笛:梅花的香气被吹进了哪家人家的笛声中。 - 行云半夜凝空碧:天空中的云彩在夜晚时分像行云一样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碧绿色的景色。 译文: 梅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仿佛被谁家的笛声所吸引。夜幕下的行云在空中凝聚,形成了一片碧绿如洗的景象。我斜倚着枕头却无法入睡,因为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关山之人尚未归来。 赏析:
【注释】 昭阳:即汉成帝宫殿名,在长安城内。神仙侣:指赵飞燕。赵家姐妹以美貌闻名于世,赵飞燕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承恩:受宠。水殿:即水殿凉台。灯昏:灯灭了。罗幕:帐幕。轻寒:微冷。别馆:指远离皇宫的官署。添萧索:更显冷落。啼痕:眼泪。金环:指玉佩。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个被皇帝宠爱的宫女在失去宠幸之后的哀怨之情。词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将这种哀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采桑子 画堂昨夜愁无睡,风雨凄凄,林鹊争栖,落尽灯花鸡未啼。 年光往事如流水,休说情迷,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 注释: - 画堂(古代建筑名词):指华丽的房屋。 - 昨夜:昨天晚上。 - 愁无睡:因忧愁而睡不着觉。 - 风雨凄凄,林鹊争栖:形容天气阴沉,鸟儿们纷纷飞回树林。 - 落尽灯花鸡未啼:灯芯燃尽了,可是公鸡还未打鸣。 - 年光往事如流水:岁月流逝,往事如流水般逝去。 - 休说情迷
【注释】 采桑子:唐教坊曲名。又名“采桑子令”、“小庭花”、“绿腰”。双调,六十二字,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此词为《采桑子》慢曲的入破部分。西风:秋风。帘栊:窗户的栅栏。寒蛩:蟋蟀。 【译文】 半夜西风吹过,窗帘紧闭,帘外寒气透入室内,窗前牡丹花枝凋零。昭阳殿里宫女们刚刚演奏新曲,却没人知晓这曲子是谁写的,偷偷地吹着笙,突然被一声蟋蟀鸣叫声惊醒,直到天明还在梦中。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词的内容大意,结合题目要求和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此题中,“小庭雨过春将尽”中的关键词是“小庭”,这是词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他独处沉思的空间,“雨过”“春将尽”,暗示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栏只自知”,词句的意思是:春末时节,庭院里的花儿已经凋谢,词人独自折下一枝落花,默默地倚在阑干上
【注释】 1. 清明:春分前后。2. 罗衣:丝制的衣裳,这里指代女子的衣裙。3.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形容泪流满面的样子。4. 拌:同“伴”,相依相伴的意思。5. 情万般:各种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独守空房时所思、所念、所感,抒写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之情。词中通过描绘女子的外貌、动作、心理活动及环境氛围等,刻画了一幅清丽婉约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