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
【注释】 西园:泛指园林。 夹径:两边的小路。 抽新草:春天草木发青,嫩叶初长。 冰散漪澜生碧沼:冰化后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清澈见底。 寒在梅花先老:梅花最早开放,但已含着寒冷的气息。 金杯:指盛酒的酒杯。 次第:依次,按次序。 小桃:小桃花。 轩车:(帝王)乘坐的华丽车辆。 莫厌:别厌烦。 【译文】 园林中春天来得早,两旁小路抽出鲜嫩的嫩草。冰消雪融,池水里荡起层层涟漪
更漏子 夜初长,人近别,梦觉一窗残月。鹦鹉卧,蟪蛄鸣,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弹棋局,床上画屏山绿。褰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滴襟。 注释: 1. 夜初长:夜晚刚刚开始。 2. 人近别:人们即将分别。 3. 梦觉一窗残月:梦中醒来时,看到窗外只有一轮残月。 4. 鹦鹉卧:鹦鹉静静地躺着。 5. 蟪蛄鸣:蝉虫在风中鸣叫。 6. 西风寒未成:秋风还未完全吹来。 7. 红蜡烛:红色的蜡烛。 8. 弹棋局
【注释】: 1. 西风袅袅凌歌扇——袅袅,轻柔的样子。凌歌扇,指吹拂着歌扇,形容西风的轻轻飘动。 2. 秋期正与行云远——秋期,指秋季。行云,指天上漂浮的云雾。正与行云远,指正值秋高气爽之时。 3. 花叶脱霜红——脱霜,指秋天叶子上结霜。花叶脱霜红,指经过霜打,叶子变红了。 4. 流萤残月中——流萤,指飞舞的萤火虫。残月中,指月亮快要落下的时候。 5. 兰闺人在否——兰闺,古代女子卧室的美称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描绘了一位骑马的游子在春天的江海之畔,看到美丽的春景,却因为年年都是过客,而无法欣赏,只能借酒消愁,希望主人能够吹奏玉笛。 全诗如下: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藉。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注释】: 1. 杨柳陌:指杨柳覆盖的道路,形容景色优美。 2. 宝马:指马。 3. 嘶空无迹:指马蹄声在空中回荡
菩萨蛮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赏析: 《菩萨蛮》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词,全词共四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人春夜独处的画面,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娇鬟堆枕钗横凤”,描写了一位美丽女子的睡容。她的鬓发柔美地堆在枕头上,头饰华丽,犹如凤凰般美丽动人。这里的“娇鬟”
菩萨蛮 沉沉的朱门横着金锁,纱窗月影随着花儿飘过。烛泪将要阑干,落梅花生晚寒。 宝钗斜插着翠鸟形凤凰的饰物,千里外的香屏中充满了梦境。云雨已荒凉,江南春天的草儿长长。 注释: 1. 沈沈:沉甸甸的样子,形容门户沉重。 2. 朱户:红色的门。 3. 横金锁:门上挂着金色的锁链。 4. 烛泪欲阑干:蜡烛快要燃尽了,烛泪即将滴到尽头。 5. 随花过:随风飘过。 6. 宝钗:古代妇女的一种装饰品
诗句解析 1. "采桑子" 注释: 此词牌名源自古代一种民间曲调,通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哀伤。 2. "花前失却游春侣" 注释: “花前”指的是春天时花开的美丽景致,“失却”则表达了因为某些原因(比如离别)而失去了同伴。“游春”是指与友人一起外出游玩,享受春天的气息。 3. "极目寻芳" 注释: 这里指远眺,寻找那些能够让人愉悦、令人心旷神怡的花草之美。 4.
诗句释义: 1.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描述一个夜晚,西风吹过了画堂(可能意味着主人在室内),同时绣有花朵的窗帘轻轻拂动着朱红色的门。 2. 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梦中惊醒后,发现是一阵轻风,而不是人,于是双眉紧蹙,显得有些不悦。 3. 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清晨时分,金制的香炉里烟雾缭绕,蜡烛微弱地燃烧着,纱窗被灯光映照得朦胧。 4. 残月尚弯环,玉筝和泪弹
【注释】 欹鬟:斜插发髻。堕髻:挽起发髻。双桨:船桨。清江:清澈的江水。顾影约流萍:形容荷花的倒影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晃动。楚歌:指楚国的民歌。颦翠黛:皱眉。珠珰(dānɡ):用珍珠制成的耳环。家住柳阴中:家在柳树下。画桥:美丽的桥梁。东复东:又往东,即“再向东”。 赏析: 《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采莲少女与游子邂逅相会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恋情的向往和追求
菩萨蛮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注释: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回廊:曲折的走廊。 远砌:远处的台阶。 生:滋生、生长。 秋草:指秋天的草。 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鹦鹉:古代传说中一种能说话的鸟。 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碧笼:用翡翠制成的笼子。 金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