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
诗句:延寿芸香七世孙。 译文:延寿村的芸草香气四溢,那是家族中的七代人啊!我乘坐着华丽的马车,见证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关键词:延寿芸香、华轩承大对、溟鱼一息化天津、玉树莹风神、同时棠棣萼、十年身是凤池人、蓬莱阁、黄阁主、迟谈宾 赏析:此词通过赞美徐铎状元及其家族的荣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个人成就的自豪之情。词中描绘了徐铎家族的荣耀与辉煌,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地位。同时
诗句释义: - 浴殿词臣亦议兵。禁中颇牧党羌平。诏卷促归难自缓。溪馆。彩花千数酒泉情。 - “浴殿”指皇帝的宫殿。“词臣”指皇帝身边的文官。“禁中”指皇宫之内。“党羌平”意即平定党争。“诏卷”指诏书。“促归难自缓”意为催促他们返回,但他们却难以自行返回。“溪馆”意为在小溪旁的宾馆或者别墅。“彩花”意为美丽的花朵,这里指宴会上的花。 - 春草未青秋叶暮。□去。一家行色万家情。可恨黄莺相识晚。望断
【注释】 檀槽:檀木做成的琴瑟,这里泛指弦乐器。 浔阳江:即长江,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商妇:卖唱的歌女。 调高:曲调高亢激昂。 胶弦:把丝或竹等黏合在弦上。 【赏析】 《玉楼春·其三》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演唱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词人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全词以声、色、动、静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并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其中。 首句:“檀槽碎响金丝拨
少年游·渝州席上和韵 云树几程程,眼看檐牙,手搓花蕊,未必两无情。拓夫滩上闻新雁,离袖掩盈盈,此恨无穷,远如江水,东去几时平。 赏析: 张先的这首诗《少年游·渝州席上和韵·般涉调》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听歌、持酒、眺望云树、搓弄花瓣等一系列动作与心理活动的刻画,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感慨。其中“未必两无情”一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而“此恨无穷
【诗句原文】: 离亭宴公择,别吴兴捧黄封诏卷,随处是、离亭别宴。红翠成轮歌未遍,早已恨、野桥风便。此去济南非久,惟有凤池鸾殿。 三月花飞几片,又减却、芳菲过半。千里恩深云海浅,民爱比、春流不断。更上玉楼西望,雁与征帆共远。 【翻译】: 离别的宴会中,捧持着皇帝颁发的诏书,到处都像是别离的宴席和宴会。红色的翠绿相间的花朵如同车轮一样盛开,但还未唱完就已是离别的时刻,心中早有离别的哀愁
定风波令/定风波 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 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注释】 定风波令:一种曲牌名。又名“满庭芳”。《太平广记》卷三一四引《唐阙史》载,唐代韦庄因作宫词得罪黄巢,贬为威州录事参军。后遇赦归京,作《定风波令》,自度曲以献。后此调流行于宋代,成为流行的曲调之一。 西阁(wǎn阁)
【诗词原文】 玉楼春 · 其七席上赠同邵二生 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姝娘翠黛有人描,琼女分鬟待谁并。 弄妆俱学闲心性。固向鸾台同照影。双头莲子一时花,天碧秋池水如镜。 【注释】 1. 轻牙:轻轻的手指拨动乐器的声音。2. 合调:和谐地配合着音乐的节奏。3. 姝娘:美女。4. 翠黛:女子的青色美发。5. 分鬟:梳着两个高高的发髻。6. 弄妆:化妆。7. 闲心性:心情轻松自在。8. 鸾台
定风波 碧玉篦扶坠髻云。莺黄衫子退红裙。妆样巧将花草竞。相并。要教人意胜于春。 酒眼茸茸香拂面。□见。丹青宁似镜中真。自是有情偏小小。向道。江东谁信更无人。 注释: 1. 词牌名:定风波。 2. 碧玉篦:一种古代女子用来梳理头发的发饰。 3. 坠髻云:形容头发高高挽起,如同云雾缭绕的样子。 4. 莺黄衫子:形容女子穿着鲜艳的黄色衣服。 5. 退红裙:指女子换上了淡雅的裙子。 6. 妆样
定风波 · 其三再次韵送子瞻 【注释】 谈辨:辩论。才疏:才能不够。堂上兵:朝廷中的军事将领。画船:彩绘的船只。齐岸:靠近岸边。暗潮平:暗指水势平缓。万乘靴袍:皇帝穿的靴子和袍子,借代皇帝。曾好问:曾经询问过问题。须信:一定要相信。文章传口齿牙清:用文章来传播知识。三百寺:指庐山上的寺庙。□算:一定能够。湖山风物:指庐山的山水风光。岂无情:难道没有情趣?不独渠丘歌叔度:不仅仅是孔子的《论语》
【注释】 ①“插花劝酒”四句:在桥馆里,用鲜花、美酒为客人劝酒。盐桥馆是送张中行的住所。②召节:指天子的诏令。促行:催促出行。龙阙(qū):皇宫。③吴船:吴地(今苏州)的船只。晚潮生:傍晚的潮水涨起来。蛮榼(kè):南方少数民族酿造的美酒。④庆门:指朝廷的门。奕世:代代。⑤月陂(pō):湖名。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⑥南枝:向南延伸的树枝,这里指梅花。⑦洛阳春色:指洛阳春天美丽的景色。⑧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