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
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定风波令/定风波
西阁名臣奉诏行。南床吏部锦衣荣。中有瀛仙宾与主。相遇。平津选首更神清。
溪上玉楼同宴喜。欢醉。对堤杯叶惜秋英。尽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旁有老人星。
【注释】
定风波令:一种曲牌名。又名“满庭芳”。《太平广记》卷三一四引《唐阙史》载,唐代韦庄因作宫词得罪黄巢,贬为威州录事参军。后遇赦归京,作《定风波令》,自度曲以献。后此调流行于宋代,成为流行的曲调之一。
西阁(wǎn阁):指翰林院。翰林院是古代皇家的文学机构和秘书省,是皇帝的文渊之府,故称。
南床:即东床。
瀛(yíng)仙宾:指神仙。瀛,大海。
平津:指渤海之滨的天津。
玉楼:指华美的楼台。
秋英:泛指秋天的花朵。
聚吴分:指在吴国(今江苏南部一带)聚集。
应:应该。
【赏析】
《定风波令·西阁名臣奉诏行》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借翰林院中诸公的题诗活动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清新,富有情趣而又含蓄蕴藉。
首句点明题目中的“令”,并表明这是奉诏而行的。第二句写翰林院中诸位才子们的盛况。其中特别提到“瀛仙”一词,既点出了地点,又写出了他们的身份,还暗喻着他们的才华如仙人一般高超。第三句承上而来,说翰林院中的各位先生都在聚会,而且相互之间都很友好,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第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情景。诗人用“欢醉”来形容大家的心情,并用对堤杯叶来比喻酒兴正酣时的情景,最后用一句“秋英”点明了宴会的主题,即赞美在座的诸公们都是贤人,都聚集在吴国,都像天上的明星一样璀璨。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使整首诗读起来既生动有趣又富有韵味。诗人还善于运用典故和引用古诗来丰富诗歌的内容和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