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
南歌子 残照催行棹,乘春拂去衣。海棠花下醉芳菲。无计少留君住、泪双垂。 烟染春江暮,云藏阁道危。行行听取杜鹃啼。是妾此时离恨、尽呼伊。 注释: 1. 残照催行棹:夕阳的余晖催促着船桨前行。 2. 乘春拂去衣:趁着春天的气息轻轻拂去了身上的衣裳。 3. 海棠花下醉芳菲:在盛开的海棠树下陶醉其中,沉醉于花香之中。 4. 无计少留君住:没有办法让你多待一会。 5. 泪双垂:眼泪流下。 6. 烟染春江暮
楼下雪飞楼上宴。歌咽笙簧声韵颤。尊前有个好人人,十二阑干同倚遍。 注释:楼下飘落着雪花,楼上正在举办宴会。歌曲的歌词被哽咽地唱出来,而演奏的乐器声也随着歌声颤抖。在宴会中,有一个人特别引人注目,他(她)站在十二层栏杆旁,和其他人一起倚靠栏杆观赏四周的风景。 帘重不知金屋晚。信马归来肠欲断。多情无奈苦相思,醉眼开时犹似见。 注释:因为外面下着大雪,所以室内的帘子被拉得很紧,外面的景色看不清晰
【注释】 绿杨:嫩绿的小树。学舞宫腰:比喻女子轻盈的腰肢,宫腰,指宫女们轻盈的身段。灞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是古代送别之处,也是送远之地。阳关:指《阳关三叠》中的“阳关”一曲,为送别时唱的歌。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送远的伤别之情。上片先以“移得绿杨栽后院”点明题旨。“移得”即移来,“栽后院”,则说明此绿杨非彼绿杨。“学舞宫腰”句化用杜诗“借问吹箫向紫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临水深宅的人家,门外斜阳照岸,阶下残花如梦;下片写楼上人倚着东风,凝泪眼望春光消逝,芳草连天,淡烟远山。 (1) “临水人家深宅院”:在临近水面的人家,住着一户人家。深宅:指住宅宽敞幽深。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2) “阶下残花,门外斜阳岸”:台阶下有凋零败落的鲜花,门外是夕阳映照的岸边。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
诗句释义: 1. 锦筵红,罗幕翠。侍宴美人姝丽。十五六,解怜才。劝人深酒杯: 这一句描绘了宴会上华丽的场景和美丽的女性。"锦筵红"形容宴会的豪华,"罗幕翠"则是描述装饰华美的帐篷。"美人姝丽"指的是宴会上的女士们都很美丽。"十五六"指的是年轻女子的年龄,"解怜才"意味着她们不仅美丽而且聪明。"劝人深酒杯"则表示在欢庆的气氛中,有人劝饮更深的酒。 关键词注释: - 锦筵红:
去年春天我来到这个芳香美丽的国家,看到那盛开的花朵就像梅花一样美丽而娇艳。 我站在栏杆边默默无语地诉说着我对你的思念和爱慕之情,但又怕你听见,就用蜡封住口,用朱砂来装饰,使你无法听见。 回到故乡后,我开始四处寻找你的踪迹。发现你依然在枝头绽放着,我更加珍惜你,因为你的离去让我心如刀绞。 鸳鸯是一对恋人,它们从小一起成长、一起生活。如果它们不经常在一起,那么它们的羽毛就会变得暗淡无光
【诗句注释】 流杯堂席上作:在流杯堂的筵席上写。流杯堂:古代宴会厅名,这里代指酒席。 相君家:指主人家,这里指宴主。宾宴集:指宾客聚集在一起饮酒作乐。 秋叶晓霜红湿:形容窗外的秋叶被早晨的冷霜打湿了颜色。 帘额动:窗帘微微颤动。 水纹浮:水面泛起波纹。 缬花:有花纹的丝织品,这里泛指各种美丽的装饰品。相对流:相互交错。 薄霞衣:穿着轻薄如霞彩的衣服。 酣酒面:喝得醉醺醺的面容。 回画拨
【注释】 南歌子:词牌名。此为小令。 醉后和衣倒,愁来殢酒醺。困人天气近清明。尽日厌厌□脸、浅含颦。睡觉□□恨,依然月映门。楚天何处觅行云。唯有暗灯残漏、伴消魂。 译文 喝醉酒后,我与衣服紧紧相依,愁绪袭来让我喝得酩酊大醉。这种令人难受的天气正逼近清明时节。整天闷闷不乐,脸上总带着深深的愁思,微微皱起双眉。 在睡梦中仍然有恨意,但醒来时月光仍照进房门。不知那片楚天的云彩,又飘向何处
南歌子 蝉抱高高柳,莲开浅浅波。倚风疏叶下庭柯。况是不寒不暖、正清和。 浮世欢会少,劳生怨别多。相逢休惜醉颜酡。赖有西园明月、照笙歌。 注释: 1.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 2. 蝉抱:形容蝉鸣声。 3. 高高柳:形容柳枝垂向天空,如同蝉鸣声高亢。 4. 莲开:形容荷花盛开的样子。 5. 下庭柯:指庭院中长满翠绿的树叶,如同蝉鸣声在庭中回荡。 6. 不寒不暖:形容天气恰到好处,既不是很冷也不是很热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此诗描写的是一对恋人在杨柳依依的小路上相遇的情景。上片写女主人公与恋人分别后对恋人深情的眷恋;下片写女主人公与恋人相会,并倾诉衷肠。全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 “蝶恋花”是词牌名,这里用作标题,是一首咏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