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
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 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 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篘蚁。 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 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 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 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 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注释: - 万金不换青春:形容青春宝贵,千金难买。 - 老来可惜欢娱地:指年老后怀念年轻时的欢乐时光。 - 有时记得:偶尔回忆起。
诗句原文: 一夕梵唱一夕秋,一叶轻舟一叶愁。千寻碧湖千寻酒,丝竹慢,唱不休,红颜总是归尘垢。听钟十年后,隔雨看小楼,却叫人怎生回头? 翻译: 在一晚的梵唱中感受到了秋天的到来,一叶扁舟载着深深的忧愁漂浮在湖上。碧绿的湖水深处藏着无数美酒,音乐悠扬如丝竹般缓慢流淌。但美人终将归于尘土,留下满眼的哀愁。听着钟声传来十年后,隔着雨声望向那座小楼,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思念和回头的冲动。 注释: 1.
【幺篇】其二 断人肠处,无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 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 译文: 在这断肠的美景中,无边的残阳照射下,水面上映出一片霞光。枯黄的水草上栖息着宿鹭,远处稀疏的树林里停满了栖鸟。凋零的树叶纷纷堆积在石块之上,修长的竹子轻轻摇曳扫过窗户。黄昏即将来临,忧愁之情从砧声中传来,怨恨之情也随着琵琶声飘荡。 注释: - 幺篇:即《幺篇》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诗人以花为友,以月为伴,在东篱之下赏玩着黄花。“欢会少,烦恼多,心绪乱如麻”,这三句是全篇之眼,也是全诗的核心内容,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既渴望欢聚,又厌恶烦忧;既盼望欢乐,又畏惧痛苦。这种矛盾的心理,正是人生常有的现象。 首两句“欢会少,烦恼多,心绪乱如麻”是说,欢乐的时间很少,而烦忧的日子很多,心中的忧愁就像乱麻一样。 第三句“偶然行至东篱下”是诗人偶然走到东篱下
【赏析】 “独倚危楼,十二珠帘挂,风萧飒。”三句写景。首句是虚写,说诗人独自登临高楼,倚着栏杆远望。这一句渲染了一种空寂的氛围。次句是实写,说楼上的珠帘已经高高地挂在窗前了,好像要挡住那潇潇洒洒、凄凄切切的风。末二句写雨后的景色。第三句是远景,说雨后云开天晴,极目远眺,只见群山如画,美不胜收。第四句是近景,说山色青翠欲滴,雨过天晴,山色更觉鲜艳。这两句是上句的补充和深化,写出了雨后初晴时山的秀色
注释: 忆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冤他。吟鞭袅青骢马,莫吃秦楼酒,谢家茶,不思量执手临歧话。 忆及当年自己疏狂放荡,远离故土,身处异地,怎能料到别人背后对我有冤仇呢?挥动着手中的马鞭,让那青色的骏马在青石板上飞驰,不要喝那秦楼美酒,也不要品那谢家的香茶。不想去思念,不去想,只想着和你分手时的离别话语。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的诗。诗人回忆起当年自己与友人的友情和友谊的深度,感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
注释: 凭阑久,归绣帏,下危楼强把金莲撒。 深沉院宇朱扉亚,立苍苔冷透凌波袜。 数归期空画短琼簪,揾啼痕频湿香罗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独自倚靠栏杆的情景。她久久地站在栏杆旁,凝视着远方。她的目光似乎穿越了层层叠嶂,看到了遥远的家乡。 “凭阑久,归绣帏”一句,表达了女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归家的愿望。她久久地倚靠在栏杆旁,等待着归家的那一天。 “下危楼强把金莲撒”一句
【幺篇】其二 金凤钗分,玉京人去,秋潇洒。晚来闲暇,针线收拾罢。 注释: 幺篇:即小词。 其二:此诗为《幺篇》的第二首。 金凤钗分:指用发钗将头发束起。 玉京:指神仙居所,此处借指女子的娘家。 秋萧索:形容秋天的萧条景象。 晚来闲暇:指晚上空闲的时候。 针线收拾:整理家务事等琐碎事务。 赏析: 这首《幺篇》是一首写妇女日常生活的小词,表达了作者对妻子在家庭琐事中的辛勤付出的赞美之情。
【双调】得胜乐 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六幅罗裙宽褪,玉腕上钏儿松。 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 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咱为甚妆妆频觑,怕有那新雁儿寄来书。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译文: 独自睡,却难入梦,醒来时抱着空空的孩子。六幅罗裙已宽大褪去,手腕上的镯子也松动了。 独自一人走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以及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词中的关键意象,体会词中的关键词语所传达的感情色彩,从而准确理解词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这三句诗的意思是:难道真的是杨贵妃回来了吗?怎么能摆脱那灾难呢?以前她曾经与唐玄宗一起捧起砚台,那时她的容颜美丽,风度迷人。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