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
【解析】 本首诗歌的注释如下: ①故国:故乡。得意:得志,即称帝。②上苑:指上林苑,汉代帝王的离宫别馆,亦为皇家园林。③长楸:长柳成行,比喻皇帝出行时仪仗队伍整齐。④伊川:洛阳东面的一个县,这里代指洛阳。洛浦花朝:古代传说中洛水之滨的神仙聚会之地,这里指洛阳一带。⑤应刘:指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斗争,这里借指政治上的失意。⑥螭蟠龙卧:指在朝政上没有地位和权力。⑦塞雁:大雁。⑧蛮江
聒龙谣 肩拍洪崖,手携子晋,梦里暂辞尘宇。高步层霄,俯人间如许。算蜗战、多少功名,问蚁聚、几回今古。度银潢、展尽参旗,桂花澹,月飞去。 天风紧,玉楼斜,舞万女霓袖,光摇金缕。明廷宴阕,倚青冥回顾。过瑶池、重借双成,就楚岫、更邀巫女。转云车、指点虚无,引蓬莱路。 注释: 1. 聒龙谣:指唱出《龙谣曲》。 2.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名。 3. 子晋:传说中王子乔的名字。 4. 梦里暂辞尘宇
绝句二首 谁倚黄旗唤阿瞒,令君终作可怜人。 萧然惟有鹿门老,不带孙刘一点尘。 译文: 是谁在挥动黄旗呼唤曹操啊,你最终成为一个可悲的人。 只有鹿门山上的老翁,不沾染任何世俗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曹操的评价。诗中“谁倚黄旗唤阿瞒”指的是曹操,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被后人称为魏武帝。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曹操一生的感慨和评价。 第二句“令君终作可怜人”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效果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考生要仔细阅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注释”和“赏析”两个角度作答。注意,答题时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来分析。 【答案】 译文:早年在京城识得前辈,晚年漂泊江湖没有故人。很难与儿童谈旧事,晚上攀着庭树数星星。注释:忆:追忆;京洛:指长安,诗人早年曾居于此;无故人:没有老朋友;夜攀庭树:指夜晚登门拜访友人,以叙旧情
【注释】: 五言:指五言诗,每句五个字。 天寒犹著絮:天气寒冷了,但仍然有棉絮飘落。 雨湿欲蒸书:雨水湿润,好像要使书发霉。 吴地人情薄,西人客计疏:在吴地(今江苏南部),人们之间交情不深。 西人:指南方少数民族。 客计:客人的打算。 无书堪着眼:没有书可以看,让人感到无聊。 有法可安心:有办法可以使人心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天的江南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首联写天寒而仍有絮飘
种芜菁作羹 种下芜菁,收获成羹。 且喜芜菁种得成,苔心散出碧纵横。 译文: 种植芜菁,收获成羹。 种下的芜菁已经收获成了美味的羹。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种下芜菁,收获成羹。(种下芜菁) 2. 且喜芜菁种得成,苔心散出碧纵横。(收获成羹) 3. 种下的芜菁已经收获成了美味的羹。(种下的芜菁已经收获成了美味的羹) 注释: - 种下:指的是种植。 - 芜菁:一种蔬菜,这里特指芜菁菜。 -
注释:春雨中梨花如雨般洒落,海棠花随风摇曳。海棠花并不依赖胭脂来染红,它的红色来自自然。 几天没有听到玉笛声了(这里暗指闺中女子的相思)。鸳鸯飞到了馆娃宫中,那是一个被毁坏的国家宫殿。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女子思念丈夫的诗。诗人通过对春雨、梨花、海棠以及玉笛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哀伤的氛围。同时,通过“几日无人吹玉笛”的反常现象,暗示出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是: 历世面册面友风雨散,山鸟山花澹薄交。 一榻氍毹容独卧,满盘杞菊是兼肴。 注释: - 历世:经历世代。 - 面册面友:形容时间流逝,朋友离散。 - 风雨散:指时间的流逝使得朋友分散,如同风雨过后,万物皆散。 - 山鸟山花:指自然景色。 - 澹薄交:淡泊相交。 - 一榻氍毹:一张地毯。 - 容独卧:独自躺卧。 - 满盘杞菊:一盘枸杞和菊花。 赏析:
注释:轻阴小雨晚难收,柳瘦梅穷却似秋。 可恨水仙花不语,无人共我说春愁。 译文:傍晚时分,细雨绵绵,天色微暗,柳树的枝叶已经稀疏瘦弱,梅花也凋零殆尽,仿佛已经进入了秋天,令人感到凄凉。让人遗憾的是,水仙花也不发一言,没有人能与我一同诉说这春日的忧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译文】 眼望着闲人,只有渔翁潇洒自在。已经佩戴水仙宫印,不怕风波险恶。 此心岂能让世人知道,名利都是虚假。一艘船在五湖三岛上游玩,任由船儿尖尖地划。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等。渔父:古代传说中住在海边的人,他们捕鱼为生,常以垂钓、吹箫为伴。 数(shuò)闲人 —— 看轻世俗的闲散之人 只有钓翁 —— 只见到一位垂钓的渔翁 已佩水仙宫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