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我听说甘泉居,接近菊花坡的山麓。 在十年里辛劳地思念着它,现在来快慰我的心目。 徘徊中想要搬家,山南还有可以建屋的地方。 渴饮甘泉水,饥吃菊花果。 行走中看罗浮去,我的心意聊复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对甘泉居的喜爱之情的诗。 诗人通过“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这两句,描绘了甘泉居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让人仿佛能听到甘泉的潺潺流水声,感受到菊花香扑鼻而来的气息。 “十年劳梦思,今来快心目
【注】甲申:年号,明世宗嘉靖。 【译文】 初冬风日佳,杖策登崔嵬. 自予羁宦迹,久与山谷违. 屈指廿七载,今兹复一来. 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 跻险还屡息,兴在知吾衰. 薄午际峰顶,旷望未能回. 良朋亦偶至,归路相徘徊. 夕阳飞鸟静,群壑风泉哀. 悠悠观化意,点也可与偕.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秦望山的途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感慨。 首联“初冬风日佳,杖策登崔嵬”
解析: 1. 诗句解读: - “去年中秋阴复晴”: 这句描绘了去年中秋节时的天气状况,从“阴”变为“晴”,可能意味着天气的变化,也可能寓意着某种希望或者转机。 - “今年中秋阴复阴”: 重复的表达方式强调了这种持续的阴天状态,可能是对去年天气变化的延续,也可能是在暗示当前或未来的不顺利。 - “百年好景不多遇”: 此句表达了珍惜难得机会的情感,暗示好的自然景观或生活条件不易得见。 -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汝自冬春来,颇解学文义。 - “汝自冬春来”指你从冬天春天开始学习,“颇解学文义”表明你已经开始理解并学习文学和知识。 2. 吾心岂不喜,顾此枝叶事。 - “吾心岂不喜”表达了诗人(或诗中人物)对弟子学习成长的欣慰和喜爱,“顾此枝叶事”则暗示关注于细节而非根本,可能指过分强调形式上的完美。 3. 如树不植根,暂荣终必瘁。 - 这句话比喻性地讲述了树木如果没有根基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他虽然有长生的愿望,但却苦于没有大药资。他遍访名山,但岁月已经在他的鬓边留下了丝丝白发。他的身体微躯让他时刻牵挂着去道,而他的去道却越来越远。 在他中年以后,他突然有了觉悟,九还乃在兹。这里的九还指的是道教的九转炼丹术,他认为只有通过九转炼丹才能够实现长生不老。但他并没有找到炼丹的方法,反而更加困惑。 他看到那些方士们诡辞反增疑,他们的行为让他感到疑惑
翻译 每逢中秋佳节,我们都会在宴席上赏月。 今年的聚会中,有些人依然陪伴在我的身边,而有些人已经离去。 今后的几次中秋之夜,我们还能在一起共赏明月吗? 当筵之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祝福和期待,因为我已经年老色衰,白了头。 注释 1. 后中秋望月歌 - 这是一首诗,描述在中秋节时的情景和感慨。 2. 一年两度中秋节 -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是一个固定的节日。 3. 两度中秋一样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火秀宫次一峰韵三首其三》。全诗如下: 落日下清江,怅望阁道晚。人言玉笥更奇绝,漳口停舟路非远。 肩舆取径沿村落,心目先驰嫌足缓。山昏欲就云储眠,疏林月色与风泉。 梦魂忽忽到真境,侵晓遁迹来洞天。洞天非人世,予亦非世人。 当年曾此寄一迹,屈指忽复三千春。岩头坐石剥落尽,手种松柏枯龙鳞。 三十六峰仅如旧,涧谷渐改溪流新。空中仙乐风吹断,化为鼓角惊风尘。 风尘惨淡半天地
【注释】 ①游通天岩:指登山游览。二子:指邹和陈二人。皆好游,一往通天十日留。二子皆喜好游山玩水。 ②候:盼望。来归久不至:希望他们早日归来。候、归,皆指期待。 ③我亦乘兴聊寻幽:我也乘兴去探寻山中的幽静。乘兴,兴致高。 ④岩扉:岩石门。岩,石头;扉,门。日出:太阳出来。云气浮:云雾缭绕。浮,飘浮。 ⑤二子:指邹和陈。晞发:洗头。 ⑥谷转始闻人语响:山谷之间传来人声。转,指曲折。始,才。人语响
纪梦 是非颠倒古多有,吁嗟景纯终见伸。御风骑气游八垠。 彼敦之徒草木,粪土臭腐同沉沦。我昔明《易》道,故知未来事。 时人不我识,遂传耽一技。一思王导徒,神器良久觊。 诸谢岂不力,伯仁见其底。所以敦者佣,罔顾天经与地义。 不然百口未负托,何忍置之死。我于斯时知有分,日中斩柴市。 我死何足悲,我生良有以。九天一人抚膺哭,晋室诸公亦可耻。 举目山河徒叹非,携手登亭空洒泪。王导真奸雄,千载人未议。
注释 月夜二首其二: ①举世困酣睡:世上的人都在沉睡之中。酣睡,指熟睡。 ②谁偶独醒:谁偶然清醒?偶,指意外、偶然。 ③疾呼未能起:突然呼喊,却没能叫醒他。起,指苏醒。 ④瞪目相怪惊:瞪着眼睛互相惊讶。 ⑤反谓醒者狂:反而认为清醒的人很疯狂。 ⑥群起环门争:一起涌到大门前争论着。群起,聚集起来。 ⑦洙泗辍金铎:洙水、泗水两河的官员们停止敲击金铎(古代朝廷中官员上朝时用的一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