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陈二子皆好游,一往通天十日留。
候之来归久不至,我亦乘兴聊寻幽。
岩扉日出云气浮,二子晞发登岩头。
谷转始闻人语响,苍壁杳杳长林秋。
嗒然坐我亦忘去,人生得休且复休。
采芝共约阳明麓,白首无惭黄绮俦。

【注释】

①游通天岩:指登山游览。二子:指邹和陈二人。皆好游,一往通天十日留。二子皆喜好游山玩水。

②候:盼望。来归久不至:希望他们早日归来。候、归,皆指期待。

③我亦乘兴聊寻幽:我也乘兴去探寻山中的幽静。乘兴,兴致高。

④岩扉:岩石门。岩,石头;扉,门。日出:太阳出来。云气浮:云雾缭绕。浮,飘浮。

⑤二子:指邹和陈。晞发:洗头。

⑥谷转始闻人语响:山谷之间传来人声。转,指曲折。始,才。人语响,指人的谈话声音。

⑦苍壁:青色的山峰。杳杳:遥远的样子。长林秋:秋天的树林。杳杳长林秋,指山林的景色。

⑧嗒然:形容心境悠然自得的样子。坐:指坐在山岩上。忘去,忘掉一切烦恼。

⑨采芝:采集仙草。阳明麓:阳明山的山麓(在今浙江绍兴)。

⑩白首:白发。黄绮俦:指隐士,即《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后以“黄绮”代指隐者。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通天岩时与邹陈两人畅谈的情形,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描写了登岩、望日、寻幽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游山时的情景。

开头两句“邹陈二子皆好游,一往通天十日留”,点明主题:邹陈二人都喜爱游山玩水,这次一同到通天岩游玩了十天还不想回去呢!接着,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他们游山的情景:“候之来归久不至,我亦乘兴聊寻幽”。意思是说,他们盼着他们早点回来,可是他们迟迟不来,于是我也乘兴独自去探寻山林的美景了。“岩扉日出云气浮,二子晞发登岩头”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他们登岩游玩的情形。“岩扉日出”是指登上了岩石门之后,太阳出来了,云气浮动起来。“二子晞发”是指邹陈二人洗完头发之后,便登上岩石,站在岩石的顶端。这里既写出了他们游玩时的高兴心情,又为下文写他们在游玩中的所见所闻作了铺垫。

“谷转始闻人语响,苍壁杳杳长林秋。”这两句是说,当山涧回旋之处听到有人的谈话声音时,远远望去那青翠的山峰显得更加遥远和苍茫了。这两句既是对前两句的补充,也是对全诗的概括。

“嗒然坐我亦忘去,人生得休且复休。”这两句是说,我坐在那里悠闲自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觉得生活就像这样的闲适啊。“得休休”,指得过且过的生活,也就是无所作为、无所追求的生活。

末两句“采芝共约阳明麓,白首无惭黄绮俦”,是说,我们约定在阳明山麓采摘仙草,到了老年也没有遗憾,因为我们都是像黄绮一样隐于世外的高人。

此诗通过写自己与好友游山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意境清新,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