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风日佳,杖策登崔嵬。
自予羁宦迹,久与山谷违。
屈指廿七载,今兹复一来。
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
跻险还屡息,兴在知吾衰。
薄午际峰顶,旷望未能回。
良朋亦偶至,归路相徘徊。
夕阳飞鸟静,群壑风泉哀。
悠悠观化意,点也可与偕。

【注】甲申:年号,明世宗嘉靖。

【译文】

初冬风日佳,杖策登崔嵬.

自予羁宦迹,久与山谷违.

屈指廿七载,今兹复一来.

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

跻险还屡息,兴在知吾衰.

薄午际峰顶,旷望未能回.

良朋亦偶至,归路相徘徊.

夕阳飞鸟静,群壑风泉哀.

悠悠观化意,点也可与偕.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秦望山的途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感慨。

首联“初冬风日佳,杖策登崔嵬”,诗人用“初冬”和“风日佳”描绘了秦望山的景色,用“杖策”和“登崔嵬”描绘了自己的行动。这里的“崔嵬”是形容词,意思是高大、巍峨,形容秦望山的高峻。
第二联“自予羁宦迹,久与山谷违”,诗人用“羁宦”和“山谷”描述了自己的身份和生活环境,用“违”表示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这样的环境里了。这里的“羁宦”是动词,意思是被囚禁或者被限制;“山谷”是指隐居的地方。
第三联“屈指廿七载,今兹复一来”,诗人用“屈指”和“廿七载”表示自己已经离开这个地方有27年了,用“复一来”表示现在又回来了。这里的“复一来”是动词短语,意思是再次回来。
第四联“沿溪寻往路,历历皆所怀”,诗人用“寻”、“历历”和“所怀”描述了自己的行动和心情。这里的“寻”是动词,意思是寻找;“历历”是形容词,意思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意思;“所怀”是动词,意思是怀念。
第五联“跻险还屡息,兴在知吾衰”,诗人用“跻险”、“屡息”、“知吾衰”描述了自己的感受。这里的“知吾衰”是指知道自己已经老了,需要休息;“屡息”是动词短语,意思是多次停下来休息。
第六联“薄午际峰顶,旷望未能回”,“薄午际峰顶”和“旷望未能回”都是名词短语,用来表达时间的概念。这里的“薄午际”是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峰顶”是指山峰的最高处;“旷望未能回”是指从山顶上往下看,看到的景象很宽广,但是不能回去。
第七联“良朋亦偶至,归路相徘徊”,诗人用“良朋”和“归路相徘徊”描述了自己的朋友和回家的路。这里的“良朋”是指好朋友;“归路”是指回家的路;“相徘徊”是动词短语,意思是来回走动。
第八联“夕阳飞鸟静,群壑风泉哀”,诗人用“夕阳”、“飞鸟”、“静”和“群壑”、“风泉”来描绘景象。这里的“夕阳飞鸟”指的是夕阳下的飞鸟;“群壑风泉”指的是山谷里的风声和泉水的声音。
第九联“悠悠观化意,点也可与偕”,诗人用“悠悠”、“观化意”、“可与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这里的“观化意”是指观察变化的意思;“可与偕”是动词短语,意思是可以一起走或者一起做。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自己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