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疏通诗意,把握文章主旨和思想感情,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郁离子曰:‘豺之智其出于庶兽者乎?呜呼,岂独兽哉,人之无知也,亦不如之矣! ’”意思是:郁离子说:“豺的智力大概出自于其他野兽吧? 唉! 难道只有野兽这样吗? 人也是无知的,也不比他聪明啊!” 【答案】 (1)豺的智力大概是出自于其他野兽吧?(2)唉! 难道只有野兽这样吗
郁离子·玄豹 石羊先生对郁离子说:“唉,世上有想要掩盖自己的才华和美德却要显示出来、想要压制自己的才能却还要宣扬、想要隐藏自己的光芒却要让声音传开的人,不也是很奇怪吗?”郁离子叹息道:“您没有看见南山上的玄豹吗?开始时它只是一只平平常常的豹,没有人了解它。一连七天都在云雾中不吃也不喝,用雨水滋润自己的毛皮,让它变得更加美丽。当它的毛皮变得漂亮后,又想要隐藏起来,为什么这样做呢?所以县黎的玉器
译文: 楚太子用梧桐果实来饲养一只枭鸟,希望它能学着发出凤凰的叫声。春申君说:“这是一只枭鸟,生来就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能用食物来改变它。”朱英听说了这件事,对春申君说:“您知道枭鸟不能用食物来改变它的本性,成为凤凰啊。可是您的门下没有不是小偷小摸、鼠窃狗偷的人,您却对他们宠爱有加,给他们吃玉石,穿珠履,还指望他们像国士一样回报。我看这和用梧桐果实养枭鸟,却希望它学着发出凤凰的叫声有什么两样呢
尚节亭记 夫节的时候和意义,《易经》已经完备了;不必从外面去寻找。草木的节,是枝叶生长的地方,是气息聚集的地方,是筋脉汇聚的地方。因此得到其中和,那么就会茂盛条达,成为美质;反过来,就会造成瞒、液、瘿肿、屈曲等病态,从而妨害它的生长了。所以,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到来,叫做节;节就是阴阳寒暑转移运转的机关。人道有了变化,它的节就显现出来了,节也是人难以处理的,于是就有了中正。所以让国,是大节
尚节亭记 古人种植花卉草木,不仅仅是为了欣赏玩乐,更是为了从中吸取某种意义。所以兰花取其芳香,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泥而不染。不仅花卉草木如此,佩戴玉饰,佩带象形器物作为装饰;或者将它们比喻为品德来激励自己,或者用它们作为警示来警醒自己,通过提升品德和修养事业,从而获得益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植竹子,因为竹子的节操高尚,所以他在竹林之间搭建了一座亭子,命名为“尚节之亭”,作为读书和娱乐的地方
诗句: 1. 活水源记: 这是题目,表明接下来要描述的是关于“活水”的源起和流经之处。 2. 灵峰之山: 指一个名为“灵峰”的山区,这里有许多自然景观。 3. 金鸡之峰: 指灵峰上的一个山峰,形状像一只小鸡。 4. 竹鸡: 一种鸟类,特征为小巧如鸡而颜色鲜艳。 5. 松、枫槠: 两种不同的树木,分别指的是杉树和枫树。 6. 陶山: 灵峰前边的山脉,是华阳外史弘景隐居的地方。 7. 日铸之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要结合诗中的重点字、关键词句理解,如“又爱其出之不穷”的“不”是通假字,通“无”;“则其泽又能及物”的“及”是动词,“能及物”是说水能滋润万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的“宜”是形容词,“宜”是说白野公很爱护它。 【答案】 ①我爱这清泉,又爱它源远流长,②它使众多动物都来依从,③有君子之德啊。④上人又说:“在干旱的时候,泉水流出,可以浇地几十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赤壁赋》。全文如下: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窊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译文: 山上离人们稍微有点远,只有先生乐于游玩,但是跟随的人却有很多在黎明和黄昏的来往中感到困难,所以最后选择了山洞作为居住的地方。带着几个儿童
苦斋记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于是鲜支、黄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钅句>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
【注】司马氏:指西汉的司马相如,字长卿;吴君隐之:即吴隐之,东晋时期的名臣;贪泉:位于广东廉江市境内,传说中饮此泉水者会贪婪无厌。 古诗翻译 昔日司马相如(这里指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路过贪泉时饮用了泉水,并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后来吴隐之以廉洁终其一生,因此后人称颂清廉的人都说“吴刺史”。有元宪副吴君在广西担任职务时,便将饮泉亭命名为“饮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