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
郁离子·虎䝙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以望,植棘树墉,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 【注释】 1. 若石:寓言主人公,知道敌人存在但不知道如何应对。 2. 冥山:山林名,若石隐居之地。 3. 藩:边界或栅栏。 4. 貙:一种猛兽。 5. 殷钲:古代用铜制作的大钟,象征警戒。 6. 燎辉:点燃火炬,象征防御。
【诗句】 - 1. 晋灵公好狗,筑狗圈于曲沃,衣之绣。 - 2. 屠岸贾因公之好也,则夸狗以悦公,公益尚狗。 - 3. 狐入于绛宫,惊襄夫人,襄夫人怒。 - 4. 公使狗搏狐,弗胜。 - 5. 屠岸贾命虞人取他狐以献,曰:「狗实获狐。」 - 6.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 - 7. 于是国人皆畏狗。 - 8. 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饱则曳以归屠岸贾氏,屠岸贾大获。
郁离子说:“鸟兽与人并非同类,但人却能驯服它们,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鸟兽以山野为家,却在樊笼中受养,不是它的本性所愿,然而最终还是能被驯服。这是因为它能得到自己喜爱的东西而不受违背。现在有养鸟兽而不能让它驯服,却不给它喜欢吃的,满足它的欲望,而是用强制的办法来对待,那么,它就一定会死,哪能驯服呢?人与人为同类,情性相通,不像鸟兽那样无知。如果想让鸟兽喜欢自己所好的东西,而又抛弃了那些不喜欢的东西
诗句:齐湣王既取燕灭宋,遂伐赵侵魏,南恶楚,西绝秦交示威诸侯,以求为帝。 译文: 齐湣王夺取燕国并消灭了宋国之后,又讨伐赵国侵犯魏国,面向南面看楚国为敌,面向西方与秦国决裂,向各诸侯国显示自己的威势,用以求得称霸。 注释: 1. 齐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他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外交手段来扩展自己的势力,试图建立霸权。 2. 燕国:位于今天的中国北方,战国时期曾经被齐国所灭。 3.
郁离子 · 豢龙 有献鲮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之。或曰:「是鲮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抶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惊,徙居之宫中,夜穴甓而逝,左右走报:「龙用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乃养蚁以伺,冀其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
【注释】 郁离子(作者),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姓郁,名离子,字仲子,号“郁氏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著有《郁氏子》一书。《麋虎》是一篇寓言小品文。 麋(mí):一种哺乳动物,身体肥胖,四肢短,善于奔跑。 虎:指凶猛的动物。 跃:跳。 阚:同“瞰”,俯瞰的意思。 退而得虎,则有死而无生之冀:后退而得以逃脱老虎,还有可能存活下来。 进则跃焉,虽必坠,万一有无望之生
【注释】 郁离子(yù lí zhī):《郁离子》,古代寓言小说集。 赵人:指赵地的人,即中山国的人,这里泛指赵国的人民。 乞猫于中山:请求中山国的老百姓借给一只猫。 中山人予之猫:中山人把这只猫送给了赵人。 善捕鼠及鸡:很善于捕捉老鼠和家鸡。 月馀:一个多月。 患(huàn):忧虑、担心。 盍(hé)去诸:何不去掉它呢? 盍:何不,怎么不。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我的祸患在于老鼠
郁离子·九尾狐 青邱之山,九尾之狐居焉。将作妖,求髑髅而戴之,以拜北斗,而徼福于上帝。遂往造共之台,以临九邱。九邱十薮之狐毕集,登羽山而人舞焉。有老狈见而谓之曰:“若之所戴者死人之髑髅也。人死肉腐而为泥,枯骨存焉,是为髑髅。髑髅之无知,与瓦砾无异,而其腥秽,瓦砾之所不有,不可戴也。”吾闻鬼神好馨香而悦明德,腥臊秽恶不可闻也,而况敢以渎上帝。帝怒不可犯也,弗悔,若必受烈祸。”行未至阏伯之墟
郁离子·鹰化为鸠 文山之鹰既化为鸠,羽毛、爪觜皆鸠矣。飞翔于林木之间,见群羽族之翪然集也,瞿然忘其身之为鸠也,虺然而鹰鸣焉,群鸟皆翕伏。久之,有乌翳薄而窥之,见其爪觜、羽毛皆鸠而非鹰也,则出而噪之。 译文: 文山之鹰已经变成了鸠,它的羽毛和爪子都变成了鸠的样子。它在树林间飞翔时,看到一群鸟儿聚集在一起,感到非常困惑和惊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只鹰。它突然发出尖锐的鸣叫声,其他鸟儿都吓得四处逃散
译文: 晋平公制作了一把琴,大弦与小弦一样粗,让师旷弹奏它,整天也没有能调出声音来。晋平公感到很奇怪,师旷说:“这把琴大弦是君的,小弦是臣的,大小不同,却能和谐地发出声音,这是阴阳调和。现在您把它们调成一样粗,就违背了这一规律,难道是瞽师所能调的吗?” 注释: 1.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 2. 琴:一种古代弹拨乐器。 3. 同:相同。 4. 师旷:人名,春秋时期的著名音乐家、乐理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