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湣王既取燕灭宋,遂伐赵侵魏,南恶楚,西绝秦交示威诸侯,以求为帝。平原君问于鲁仲连曰:「齐其成乎?」鲁仲连笑曰:「成哉?臣窃悲其为象虎也。」平原君曰:「何谓也?」鲁仲连曰:「臣闻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致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弋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臣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呴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今齐实象虎,而燕与宋,狐与豕也,弗戒,诸侯其无驳乎?」明年,望诸君以诸侯之师入齐,湣王为淖齿所杀。

诗句:齐湣王既取燕灭宋,遂伐赵侵魏,南恶楚,西绝秦交示威诸侯,以求为帝。

译文:

齐湣王夺取燕国并消灭了宋国之后,又讨伐赵国侵犯魏国,面向南面看楚国为敌,面向西方与秦国决裂,向各诸侯国显示自己的威势,用以求得称霸。

注释:

  1. 齐湣王: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他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和外交手段来扩展自己的势力,试图建立霸权。
  2. 燕国:位于今天的中国北方,战国时期曾经被齐国所灭。
  3. 宋国:位于今天的中国东部。
  4. 赵国:位于今天的中国北部,是战国七雄之一。
  5. 魏国:位于今天的中国西北部,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6. 楚国:位于今天的中国南部,战国七雄之一,齐湣王的主要敌对国家。
  7. 秦交:指秦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这里特指齐国与秦国之间的政治关系。
  8. 诸侯国:指战国时代的各个小国,它们之间通过战争和联盟来争夺领土和资源。
  9. 象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威严。
  10. 野有如马:《诗经》中的一句话,形容田野中各种野兽的景象。
  11. :最终的意思。
  12. 淖齿: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将领。

赏析:

《郁离子·象虎》通过描述齐湣王的军事行动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展现了战国时代各国间的争斗与对抗,以及这种对抗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影响。

诗中描绘的齐湣王形象,是一个好战、好权、好求名的君主。他的军事扩张和外交策略虽然看似强大,但实际上是建立在牺牲其他国家利益和民众生命的基础上的。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了国家的不稳定,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反感和反抗。这种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使用不当时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的深刻反思。

诗中还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应的描述,展示了战国时代国际关系的动态变化。例如,楚国和秦国之间的断绝外交关系,使得齐国的行动更加孤立无援;而其他小国则在观望中寻找机会,这进一步凸显了战国时代的多极化格局和复杂的国际关系网络。

《郁离子·象虎》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载,更是一部深刻的政治寓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权力的本质、国家间的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这些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