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献鲮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之。或曰:「是鲮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抶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惊,徙居之宫中,夜穴甓而逝,左右走报:「龙用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乃养蚁以伺,冀其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为豢龙来,矢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君子曰:「甚矣,商陵君之愚也,非龙而以为龙,及其见真龙也,则以鲮鲤之食待之,座震以死,自取之也。」

郁离子 · 豢龙

有献鲮鲤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曰:「蚁。」商陵君使豢而扰之。或曰:「是鲮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抶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又大惊,徙居之宫中,夜穴甓而逝,左右走报:「龙用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乃养蚁以伺,冀其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商陵君谓为豢龙来,矢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君子曰:「甚矣,商陵君之愚也,非龙而以为龙,及其见真龙也,则以鲮鲤之食待之,座震以死,自取之也。」

注释:

  1. 有献鲮鲤于商陵君者:有一个进献鲮鲤的人给商陵君。商陵君,即春秋时期的商朝国君,名汤。鲮(léng)鲤(q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
  2. 以为龙焉:认为它(指鲮鲤)是龙啊!焉,代词,这里相当于“是”。龙,这里指传说中的龙。
  3. 商陵君大悦:商陵君非常高兴。
  4. 问其食:问他(指鲮鲤)吃些什么?
  5. 曰:回答。
  6. 曰:「蚁」:他说是蚂蚁。
  7. 使豢而扰之:让他饲养并戏弄它。豢(huàn),饲养;扰,戏弄。
  8. 或曰:有人这样说。
  9. 或曰:「是鲮鲤也,非龙也」:有人说:“这是鲮鲤啊,并不是龙。”
  10. 商陵君怒抶之:商陵君生气地打了那个人一顿。抶(chì),打。
  11. 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者:左右的大臣都害怕了,没有人敢说不是龙的。
  12. 遂从而神之:就跟着相信了(鲮鲤)是龙。
  13. 商陵君观龙:商陵君观赏那条鱼。
  14. 龙卷屈如丸:那条龙卷曲着身体好像一个大球。
  15. 倏而伸:突然伸直起来。
  16. 左右皆佯惊:左右的大臣都假装惊讶。
  17. 称龙之神:赞美(鲮鲤)是龙的神气。
  18. 商陵君死:商陵君死了。
  19. 养蚁以伺:喂养蚂蚁以便等待它(再次出现)。伺,等待。
  20. 冀其复来也:希望它能再来(继续表演)。
  21. 无何,天大雨震电:不久,天下起了大雨,闪电雷鸣。
  22. 真龙出焉:真的龙出来了。焉,代词,这里相当于“那里”。
  23. 谓为豢龙来:认为(鲮鲤)是被豢养的龙来了。谓,认为;豢(huàn), 饲养;龙,这里指传说中的龙。
  24. 矢蚁以邀之:放箭(蚂蚁)来引诱它。矢(shǐ),射,这里作动词,指放箭。
  25. 龙怒震其宫:龙非常生气,震响了整个宫殿。
  26. 商陵君死:商陵君死亡。
  27. 君子曰:君子说。
    赏析:
    这首诗是《郁离子》中的一篇,通过描述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人们不能正确区分事物本质的批评。故事中,商朝的君主因为一条鲮鲤被误认为是龙而被激怒杀死,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误解和轻信所导致的悲剧。这个故事寓意深刻,警示人们在面对未知和难以理解的事物时,应保持理性和审慎的态度,避免因为误解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同时,故事也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现象,要深入分析和理解事物的本质。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寓言故事的形式,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主题思想。诗中的语言简练明快,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强烈的情感色彩,使得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诗歌还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