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注释】 网遍临墙新雨后。小树棚边,纂纂蛟蛇纽。一串鱼儿提在手。山童戏唱蔬香候。 紫白争花新间旧。络纬为家,入夜凉声久。采撷罗裙兜处皱。秋来直恁蛾眉瘦。 【赏析】 这首词是描写秋景的名篇,写景细致生动,富有诗情画意,是历来为人传诵的佳作。 上片首句写雨后的景色。“网遍”三字写出了作者对秋雨的期待,因为秋天雨水多,农事活动少,所以作者希望雨后能好好休息。“临墙”表明这是屋檐下,也就是院落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中重点考察“颔联”中的“俭谈”二字,这是全诗的关键之处,作者通过描写乡儒的生活状态
【注释】: 鹊踏枝(词牌名):《鹊踏枝·叶叶雨声清罩水》。《鹊踏枝》,唐教坊曲,本唐大曲。宋时有《小庭花》、柳永的《蝶恋花》和张先的《鹊踏枝令》等慢曲名。 叶叶雨声清罩水。只欠荷花,解孕专房子。种在王孙山下地。一锄秋养文君腻。分半栗园收锦里。玉糁香羹,新法传诗味。添得夜堂多少事。老僧拨火寒岩寺。 【赏析】: 此为柳永自度曲《鹤冲天》。 上阕写诗人对荷的喜爱与种植之苦。“叶叶雨声清罩水”,雨声如织
【诗句释义】 鹊踏枝:一种古琴曲名,又名《鹊桥仙》。 节节苍藤花数朵。走上茅檐,恣意青黄卧:指春天到了,苍山的藤花上结满了黄色的果实,小鹊儿跳上枝头啄食,尽情地吃着。 一队娇雏抬一个。风吹雨打秋痕涴:一群娇嫩的雏鸟在树上觅食,被风雨打湿了翅膀。 荒岁全家凭抵饿:在饥荒的年代,全家只能依靠野菜充饥。 土锉潮生,苦费厨娘火:因为家里穷,连做饭用的草木灰都烧不干净,厨房里堆满了垃圾和杂物。
【注释】 1. 紫花:指牡丹。 2. 砑色:一种用蜡纸或布做成的硬而平滑的印刷材料,颜色多为深黑或墨绿。 3. 鱼子:鱼籽。 4. 素手:白净的手。 5. 吴牛:泛指江南地区的水牛,因为生长在多雨的环境中,皮肤偏黑。 6.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对一个男子的爱恋之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女子见到男子时的情景,男子身穿浅绛色的衫子,头发刚刚剃过头显得格外光亮,就像是一个僧人的样子。第三
鹊踏枝 失笑两头齐似杵。自卖身材,郑重悬高树。摘下横陈应怨汝。分明孤枕无眠处。 名像消寒心避暑。粉碧如灰,雅谑寻张祜。印出圆樱红一缕。茶边片片糖霜煮。 注释:两头都像捣蒜的杵,形容人长得又矮又胖。自夸身材,郑重其事地挂在树上。摘下来横放着,该是埋怨你了。分明是孤枕难眠啊! 名字像消寒节那样清凉,心里却想避暑。粉色的像灰色一样灰暗,用高雅的玩笑寻找张祜。印出圆形的樱桃红色一点,放在茶水里慢慢煮熟
【注释】 1、鹊踏枝:词牌名。又名“百和宫”、“碧梧芳树”、“喜迁莺”。双调,五十三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花间集》有李珣所作《鹊踏枝》,为小令,不注调名。 2、走狗功名悲绛灌:指西汉时刘邦的开国功臣樊哙、灌婴,因刘邦封其为列侯,故称。走狗,比喻小人;绛灌,汉高祖刘邦之两个儿子刘肥、刘如意,因封王而称。 3、鸟尽弓藏,收束从来幻: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说越王曰:‘臣闻狡兔有三窟
【注释】: 壬戌,即公元1082年。花朝,即农历二月十五日的“花朝节”,是古代民间庆祝百花生日的日子。二日,就是花朝后第二天。纫兰,李姓女子的芳名。过访,来访问。青丝,指头发。步障,指障泥车(一种有轮子和帷幕的车子)。琼枝,形容树木枝叶如玉树琼花。秋葭,指秋天的芦苇。散朗,形容风清气爽。标格,品格、风格。铢衣,古代传说仙人的衣服,这里用来形容仙女。玉台,指《诗经》中的《国风·周南·关雎》篇
【注释】 回阑:曲折的栏杆。冰瓯(ōu):盛茶的器皿,以冰为上水。三生:佛教语,指前世今生来世。翠水流:形容梅花的颜色。花朝:农历二月初二,旧时风俗,这天人们折梅簪发以求吉祥。潦草:凌乱不整齐。瘦缸:小口浅底的瓶子。 【赏析】 《鹊踏枝·小凭回阑春昼永》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词。词中通过写梅、咏梅、赏梅等过程,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热爱之情。词中“慧业三生今又证”一句
【译文】 花朝已过十几次,风信透出。花儿开到生朝,把春光点缀得如锦绣般鲜艳。我害怕轻寒,怕它笼住翠袖。红绡闲系为花寿。 碧玉妆成池上柳。听彻莺声,舌胜调簧溜。此日过尤容易否?一梳明月穿窗又。 【注释】 ①花朝:农历二月初二。②风信透:风信传遍。③生朝:正月初一。④轻寒:微寒。⑤调簧:乐器名,此处泛指美妙的声音。⑥尤:特别。⑦一梳明月穿窗又:梳子一梳,月亮透过窗户照进来了。⑧碧玉:青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