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赏析诗句,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诗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及所表达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未及春来愁已及”:春天还没有到来,忧愁已经来了。“梅花”,这里指梅梢上的花骨朵,即“初绽”。 【答案】 译文:春天没有到来,我的愁绪已经先到了。春天到来的时候,梅花才刚刚开放,花骨朵儿还裹着一层寒霜。饥雀啄食着落下的红梅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闺房的景象,通过描写雪花、寒风等自然元素,以及人物的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诗句解释: 1. 可怜残腊无多许。 - “可怜”表示哀叹或怜悯之意; - “残腊”指的是年末时节; - "无多许"表达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 2. 剩雪零冰,还做凄凉雨。 - “剩雪”意味着残留的雪; - “零冰”表示结冰的水面; - “凄凉雨”通常指天气阴冷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诗人在敬亭宴集时的感受,他回忆起了瑶花的美丽景象,以及与高人的交流。诗中描绘了万松攒翠线、南湖平展琉璃面等美景,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古人韩愈和李贺的敬仰之情。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记得瑶花栖绝巘。转磴回溪,多少流云串串。 【注释】:瑶花:比喻美丽的花朵。栖绝巘:栖息在高耸的山峰上。转磴:曲折的山路。回溪:曲折的小溪。流云串串:像云一样流动。
【注释】: 1. 鹊踏枝·问柳:题目为“问柳”,所以以柳树为对象。“鹊踏枝”是一种曲调名,属于唐教坊曲之一,后用作词牌名。 2. 烟柳成丝无甚系:指柳树枝条如丝缕般柔长而无力,没有明显的依附物。 3. 只是桥边:只存在于桥边的柳树,强调其位置的特殊性。 4. 日日嘶征骑:每日都伴随着出行的马匹嘶鸣。 5. 故把长条垂到地:故意将长长的柳枝垂向地面,形成一种离愁别绪。 6. 分明做就离亭意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元干(字仲宗)所作的《鹊踏枝·愁》。以下是对诗歌逐句的解读与赏析: ``` 鹊踏枝 · 愁 潦倒十年愁窟里。病酒逋诗,意兴都无几。 愁绪世间何物比。青衫湿似邗江水。 着地寻来谁可避。好月名花,加倍添人泪。 最叵天公无意味。生生风雨将春废。 ```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潦倒十年愁窟里”:形容长期处于忧愁之中,如同被忧愁所困,无法自拔。 2. “病酒逋诗,意兴都无几”
【解析】 (1)“依旧春来生绿草”意思是:春天来临了,又长出绿色的小草。这句诗描写了春天的到来,为下句“风雪无端,偏阻行人道”做铺垫。 (2)“风雪无端,偏阻行人道”意思是:风雪无情,偏偏阻碍了人的归途。这句诗运用拟人手法,把风雪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们出行的艰难。 (3)“归梦不成频又觉”意思是:我本想回家过一个美好的节日,但因为不能如愿以偿而感到痛苦
【诗句释义】 抹雨拖烟愁色重。千里长途,为甚年年种。惯把行人来断送。楼头一望青无缝。 狼藉好花铺作供。南北东西,是处惟伊横。勾引香闺春绪动。新泥污损鞋尖凤。 【译文】 在蒙蒙细雨中,愁云笼罩着大地,远处的行人匆匆行走。为何每年春天都要种这么多草?我独自站在楼上,远远望着那一片片翠绿。 那些杂乱无章的花朵铺满了整个庭院,就像被雨水打湿了一般。无论你在南方还是北方,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煜,他是一位南唐后主,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词人。这首诗的名字是《鹊踏枝·病绪》,它描绘了作者生病时的心情和感受。接下来,我会逐句解释诗句,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憨病如愁谁见慰 - 憨病:形容生病的样子。 - 如愁:像忧愁一样。 - 谁见慰:谁能安慰你? 第二句:着甚来由,陡地思量悔 - 着甚:原因是什么? - 来由:原因。 - 思量悔:思考后悔的意思。
【注释】 鹊踏枝:即唐教坊曲子《鹊踏枝》,又名《画眉鸟》。相传唐代诗人张祜在长安时,有一年元宵节观赏灯会,看到一只彩画的画眉鸟飞上树梢,便写了这首词。 两度逢庚子:即两次逢逢1900年(庚子年)。 屹立中苏坚壁垒:指中国与苏联(苏维埃)两国之间坚固的防线。 保障和平:即确保世界和平。 行星际:即太阳系的行星轨道。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一次元宵节观赏灯会时所写。词中抒发了作者对祖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语言表达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思路,概括要点,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注意分析时不能偏离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分析。 鹊踏枝·风入松 宋 张枢 豆蔻枝头红粟小。半整云鬟,知是伤春了。幸得玉楼香未杳,人间有信传青鸟。 闻说柳梢青渺渺。一剪横波,如对潇湘晓。为语东风吹蝶早,教人着意怜芳草。 【注释】 ①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