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
诗句解析 1. "残暑留余热,罗纨尚未捐。露华庭院早秋天。又到一年今夕,七见月团圆。" - 注释:残余的炎热仍然留在空气中,华丽的丝绸衣物还没有被丢弃。早晨的露水洒满了庭院,暗示着秋天已经到来。每到这个时间,我就会看到月亮圆满地悬挂在天空中。 - 赏析:诗人用“残暑”和“露华”描绘了秋天的清凉与美丽,通过描述“月团圆”,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注释: 鬓云松令题梦兰夫人画扇 鬓发如同松针,轻轻整理,如松之令。 乍长天,清昼永。风荡帘钩,午梦人初醒。 刚刚醒来,太阳已经高挂,清风拂动帘钩,午时刚过。 纤手慢将云鬓整。美目流波,花底新妆靓。 女子用纤细的手慢慢梳理着云一般的鬓发。眼神流转,仿佛在花底下精心打扮的新装更加美丽动人。 对芳菲,心自省。花静人娴,人与花相称。 面对盛开的花朵,内心进行自我反省。人与花和谐共存,彼此相称。
南柯子·九日城南看菊 唐代:李益 问菊城南路,秋光又一年。草桥风景尚依然。正是黄花时节、碧云天。 荒草迷幽径,残芦被野田。丝丝衰柳挂寒烟,遥指半规斜日、隐山巅。 【注释】 ①九日:指重阳节。 ②菊城南路:在长安城南。 ③黄花时节:即重阳节。 ④草桥:地名。 ⑤残芦:未收割的芦苇。 ⑥丝丝:细条条。 ⑦半规斜日:指太阳西斜时。 赏析: 《九日城南看菊》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前四句写景
鹊桥仙·初冬云林邀同家霞仙龙爪槐看菊,过陶然亭望西山 【注释】: 1. 鹊桥仙:词牌名。 2. 初冬:指初冬时节,即冬季开始的时期。 3. 云林:云林寺,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南。 4. 邀同家霞仙龙爪槐:邀请家中的仙人来云林观赏菊花。 5. 菊:这里指的是菊花。 6. 陶然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丁字路口西南角,是北京著名的赏景胜地之一。 7. 西山:指西山风景区。 8. 故人:指老朋友。 9. 城
【解析】 “屏山”是词人友人王十朋的号。王十朋,字龟龄,江西铅山(今属江西上饶)人。宋绍兴八年进士,曾知温州,后任福建提点刑狱、浙西常平茶盐公事等职,有《梅溪集》。王十一于公元1175年病逝,享年五十四岁。词的开头两句写词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留君不住,送君不舍”,这两句是说:我挽留你,你不肯住;我送你走,你又舍不得离开。这种惜别之情,正说明两人之间友谊之深厚。“一片离愁难说”一句
早春怨题蔡清华夫人桐阴仕女图 云净天空。苔阶露坐,夜色溶溶。一扇微凉,一轮明月,一树疏桐。 安排肥瘦纤秾。费老手、传神特工。纸上丰姿,画中态度,谁个真容。 注释:云层洁净的天空,苔绿的台阶上坐着女子,月光洒落下来,夜色朦胧而宁静。一扇窗户透着凉意,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在夜空中,一树疏桐摇曳生姿。精心地安排女子的体态与服饰,用老练的技巧描绘出女子的神情姿态,将她的外貌刻画得栩栩如生
长相思 花开时,雁来时。草色遥看是此时。同游记旧时。 忆君时,寄君时。写到相思两字时。伤心下笔时。 注释: - 长相思:这是一首词牌名为《长相思》的诗歌,采用独木桥体的格式。独木桥体是一种特殊的格律诗形式,每句五个字,共六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 花开时:指春天花开时节,寓意美好时光的开始。 - 雁来时:指秋天大雁南飞的季节,寓意岁月的更迭。 - 草色遥看是此时:形容草色青青
【注释】 云淡秋空:天空中的云彩稀薄。 屏山姊:指作者的妹妹,屏山即屏风山,位于今湖北武汉黄陂。 良朋:好朋友。 金粟:桂花。 碧天云淡:形容秋天的天空非常晴朗。 画阁人闲:指楼阁中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 郇厨:指用香料烹调的菜肴。 纱窗曲栏:在栏杆上挂上纱帘,用来遮风防寒。 西风:这里指秋风。 衣添半臂:形容衣服穿得很多。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桂词
金缕曲 · 题吴淑芳夫人霜柏慈筠图 【注释】: - 妙手传神似:指画工的技艺精妙,能够把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 雍雍肃肃:形容人态度庄重严肃。 - 端方容止:形容人的举止端庄大方。 - 仙骨:指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天赋。 - 先世:指家族先辈。 - 延陵遵古训:遵循古代的传统美德。 - 守诗书礼乐司中馈:指坚守诗书礼仪之教,负责家庭中的饮食事务。 - 甘淡泊,厌罗绮
【注释】 秋来比似春时瘦。空度如年昼:比喻自己像春天一样,在秋天里也消瘦了。喓喓虫语报西风:形容蟋蟀的叫声。喓喓:蟋蟀鸣声。报:传报。西风:秋风。 早又银床一叶、落梧桐:指初秋时节,树叶凋零,飘落在地面上,就像铺上了一层银床。银床:形容落叶铺在地上,如同银色。梧桐:一种树木,秋季叶子变黄后落下,所以叫梧桐。 经旬霪雨难寻胜:连十几天的细雨也无法找到欣赏的地方。经旬:十天以上。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