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比似春时瘦。空度如年昼。喓喓虫语报西风。早又银床一叶、落梧桐。
经旬霪雨难寻胜。积水连花径。苔痕草色映罗襟。时有竹梢相触、似鸣琴。
【注释】
秋来比似春时瘦。空度如年昼:比喻自己像春天一样,在秋天里也消瘦了。喓喓虫语报西风:形容蟋蟀的叫声。喓喓:蟋蟀鸣声。报:传报。西风:秋风。
早又银床一叶、落梧桐:指初秋时节,树叶凋零,飘落在地面上,就像铺上了一层银床。银床:形容落叶铺在地上,如同银色。梧桐:一种树木,秋季叶子变黄后落下,所以叫梧桐。
经旬霪雨难寻胜:连十几天的细雨也无法找到欣赏的地方。经旬:十天以上。霪雨:持续不断下着的雨。
积水连花径:雨水积聚在小路上,使花径也被水覆盖了。
苔痕草色映罗襟:指草地上长满青苔,花草颜色映照在衣襟上。罗襟:用丝织品做的短衣。
时有竹梢相触:时而有竹枝轻轻触碰衣物。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秋日的傍晚,作者独自漫步于一条被雨水打湿的小径上,看着周围一片萧瑟的景象,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感慨。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作者成功地将这种情感融入到了诗词中,让人读来不禁产生共鸣。
“秋来比似春时瘦”一句,以秋天与春天作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比似”这一词汇,使得比较更加形象生动,同时也表达了对季节更迭无常的感叹。紧接着的“空度如年昼”,更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之快,仿佛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而自己却似乎并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刻,让人不禁沉思。
“喓喓虫语报西风”,这句中的“喓喓”是蟋蟀的叫声,而“西风”则是指秋天的风。这里通过描写蟋蟀的叫声,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同时,“报西风”一词的使用,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具体描绘。“早又银床一叶、落梧桐”,这里用“银床”来形容落叶铺在地上的情景,而“落梧桐”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景象。这里的用词非常形象,让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个场景。
“经旬霪雨难寻胜”,这句话则是作者对于天气的无奈之情的抒发。连绵不断的细雨让整个环境变得湿润,无法找到欣赏之处。这里的“霪雨”一词,则很好地描述了这种天气的情况。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积水连花径”、“苔痕草色映罗襟”,都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这些美景虽然因为细雨而显得有些凄凉,但它们仍然美丽动人,让人心生向往。特别是最后一句中的“竹梢相触”,更是将画面引向高潮,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清脆悦耳的声音,感受到那份美好。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