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
这首诗是钱先生写给他的岳父的,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仰。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东畬先生古贞臣,平生耿挺标清真。 东畬先生是钱先生的岳父,他是一位古代的忠臣,一生都保持着正直和清廉的品德。 廿年中外肆扬历,所至秉节宣皇仁。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钱先生在国内外都有所成就,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传播皇恩。 浮云漠漠有变幻,长岐往往多风尘。 天空中的浮云总是在变幻,道路上的坎坷常常充满了风尘。
诗句原文: 东风吹尽燕台雪,潞水垂杨已堪折。 自笑人生得几时,三年两度都门别。 都门日日有行人,我独与君情最亲。 向来宦辙苦南北,去此尚是江湖身。 君向江湖我尘土,从此云山亦修阻。 岂惟去住隔云泥,本自疆封限吴楚。 忆得滁阳始相见,绀发垂云俱弱冠。 四十年来转首空,升沉异势容颜变。 不独容颜改旧时,世情翻覆浮云移。 江湖风月足涛浪,道路天险藏嵚巇。 君能不易平生志,岂识人间有机事。
注释:渔翁年老头发白如雪,头戴一顶短笠,身披蓑衣,驾着一只小舟。湖中百顷鱼虾足够一年的租金,家中养十只鸬鹚,这是家业。早上横吹笛子,冲向柳外清风,夜晚唱歌时弄出波心明月。不怕湖上风波险恶,世间的风浪比这更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在渔隐时所写的《题渔隐图》中的第三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通过写渔翁捕鱼、鸬鹚捕鱼、吹笛、唱歌等生活片段,展现了渔翁安于淡泊、不羡荣华富贵的生活态度
【注释】 ①紫荆关: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②季冬:指冬季。繁霜雪:大霜冻雪。③塞草:指边塞之草。④之子:你。遵朔方:顺从北方的边地。⑤驾言:驾车前行时高呼。即长岐:就向长路的岔口前进。⑥扬旌:扬起军旗。灞水北:汉长安城西北有灞桥,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⑦促辔:驱马时用鞭子使快。渔阳西:渔阳郡(治所在蓟县)在今北京市南。⑧修阻:险要的山道。王程:天子的行程。⑨丈夫:男子汉。⑩咨诹:咨询。重将指
长松摇日影亭亭,无限江头倚杖情。注释:长松在阳光照射下的影子摇曳不定,显得高耸挺拔;我站在江头,倚靠在长松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和感慨。鸿雁欲来天拍水,白云收尽暮山横。译文:大雁正要飞来时,天空中传来了水波拍打声,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手掌拍击水面。天色渐渐暗下来,最后一抹夕阳斜挂在西边的山峰上,将山峰染成了一片金色。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首句“长松摇日影亭亭”
【注释】 双禽:指鸳鸯。栖息:停留。映雪:形容颜色洁白。离离:明亮的样子,这里比喻羽毛的斑驳。一种:一种心情。识得:了解。单:稀少,不丰满。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题画”的形式写来。诗人在描写了一幅水墨画后,又借物寄情,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思念亲人的情怀和孤独寂寞之感。首句点明了画面上描绘的是一对鸳鸯在树上栖宿。次句紧承第一句,进一步写这双鸳鸯栖息于树,其景更美。第三句是说
注释:观看山景并不一定要等待春日晴空,雨中看山更能显得分外明亮。撑着伞冲烟冒雾去寻找诗的意境,却不知自己正在画中游览。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表达了诗人在观赏自然美景时所引发的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看山何必待春晴”,意为观赏山景并不一定要等到春天阳光明媚的时候,也可以在雨天欣赏,更显得山景分外明亮。次句“雨里看山分外明”,进一步强调了雨天看山的特点,突出了雨中的山景更加明亮、更加生动
紫檀翠玉开苍壁,下有苍松几千尺。 紫檀木和翡翠石雕的屏风敞开了苍色的山壁,下面有上千尺高的苍松。 浓阴缭绕森如昼寒,虬枝拂空根束石。 浓密的树荫如同白昼的寒气一样环绕着,虬曲的树枝在天空中交错盘旋,把石头都压弯了。 石连灌莽榛欲绝,路绕松根更斜出。 石缝里长满了杂草丛生的地方,道路弯弯曲曲地绕过松树的根部而伸展出去。 仙源近远不可穷,却有幽人在山泽。 仙源虽然远近难以测量
这首诗的译文是: 在无锡道中遇到雪,晚上停泊在望亭。 长林中的大风呼啸,天空压低云彩变得漆黑。 空村里烟火稀疏,靠近小洲的渔船聚集。 道路昏暗行迹稀少,苍茫中显露出寒色。 野外停泊无法入眠,羁旅之心依然忧伤。 昏黄灯光昏暗欲绝,归梦迷茫难以辨认。 戍楼上远处更鼓沉落,川中寒冷声音消失。 不知积雪有多深,深夜孤寂蓬草摇曳。 注释: 1. 长林风怒号:长长的树林里狂风怒吼。 2. 天低浦(pǔ)
注释:十月,即深秋时节。山城,指的是山间的城镇。雨收,说明天气转晴。江南,指长江以南。春浅,春天已经过去。类,像。清秋,凉爽的秋天。木叶萧萧,树叶沙沙作响。杂水流,飘荡在水面上。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深秋时节,山水间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江南春色与秋天相似,以及木叶萧萧与水流相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