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移风广轩历,崇德盛唐年”,移风广轩历,指广泛传播优良风气,崇德盛唐年,指弘扬道德,兴盛唐朝。这两句是写诗人在朝廷任职时所做的工作。 “成文兴大雅,出豫动钧天”,成文兴大雅,指制定礼仪规范,使社会文明昌盛;出豫动钧天,指使天下太平
【注释】 金行:指五帝之一太白金星。秋令:秋季的时节。 白帝:指五帝之一的白星,也指西方白虎星。朱宣:指白帝。 司正:指主管正义、法度的官吏。五雉:古代帝王所建的高大宫室或楼台名。此指太白金星。 庸:通“雍”,大川,指黄河。 执文:持文柄治理国家。文:文柄,即玉玺,代表帝王权力的象征。 对越:与天相应,比喻与天地自然法则相应合。彼天:指上苍。 介:同“借”,依靠、凭借。福祉:福禄。 君子万年
这首诗是描述周代祭祀的仪式,包括报功、展礼、平琮镇瑞、方鼎升庖等内容。 昭夏(zhāo xǐ) 昭:明亮,昭示 夏:季节,夏天 译文:明亮的阳光照耀大地,展示出庄严而神圣的典礼。 注释:昭,明亮,昭示 夏,季节,夏天 报功阴泽,展礼玄郊。 报功:报答功劳 阴泽:指水潭,也泛指湖泊 展礼:开展礼仪 玄郊:玄色郊野,玄色的祭坛或墓地 译文:报功于阴泽,展开在玄郊的祭祀。 注释:报功
【注释】 1.周祀五帝:周代祭祀五帝的祭祀活动。 2.惟令之月:这个月份,是指农历四月或五月。 3.司坛宿设:司坛,主管祭祀礼仪的官署,宿设,指在祭祀前就安排好了。 4.掌史诚陈:掌史,掌管典籍的官员,诚陈,诚恳陈述。 5.敢用明礼:敢于运用清明的礼仪。 6.言功上神:陈述自己的功劳,以献给上天。 7.钩陈旦辟:指帝王早晨在宫殿前的庭院里举行朝会,表示天下太平无事的意思。 8.阊阖朝分
【诗句释义】 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肃灵兑景:肃肃地迎接秋天的到来。兑,同“悦”,喜悦。兑景,即迎接秋天的景色。 云高火落:云彩高悬,夕阳西下,天边余晖洒在大地。 露白蝉寒:露珠晶莹洁白,寒蝉凄切悲鸣。 帝律登年:帝王之律,顺应时令,登上一年之始。 金精行令:金气精纯,主宰法令。 瑞兽霜耀
【注释】 永维祖武,潜庆灵长:永远维护祖先之武德,潜藏着为祖宗祈福的灵长之气。 龙图革命,凤历归昌:龙图象征着吉祥之意,革命意味着改革与更新;凤历则代表美好的岁月,归昌意味着繁荣昌盛。 功移上墋,德耀中阳:功绩转移至天庭之上,德行照亮天地之间。 清庙肃肃,猛虡煌煌:庄严肃穆的宗庙中,乐器发出响亮的声响。 曲高大夏,声和盛唐:乐曲宏大而壮丽,声音和谐且充满盛唐之风。 牲牷荡涤,萧合馨香
【注释】 震:卦名,象征春季。 苍德于神:指黄帝。苍,通“仓”。 劳以定国: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六代的功业。劳,功劳。 近取诸身:即从自身做起。取,同“娶”,动词,娶妻。 【赏析】 这首诗是周代《五帝配》乐歌中的一部分,它歌颂了远古五位帝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业绩。这组歌辞共有十二首,这里选的是第四首。 “帝出于震”,说的是黄帝生于东方的震位,也就是春木之位。古人以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万物
【注释】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六 配帝舞:周朝祭祀五帝之乐,有十二首。此诗是其中的第六曲《配帝舞》。 以炎为政,以火为官(yǎn):《尚书·洪范》说:“火气炎上,故为政;水气润下,故为官。”这里借指夏代的帝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人有四肢,三光者日、月与五星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位司南陆,享配离坛:离,即“离娄”星,居南天枢星宿。离星主南方,主管夏季
这首诗是一首周祀五帝的歌曲,共有十二首。下面是第一首的解读: 嘉玉惟芳,嘉币惟量。 这句诗的意思是“赞美的是玉石的美丽,珍贵的是礼物的分量”。这里的“嘉”表示赞美和美好,“玉”和“币”都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物品,代表了美好的事物和贵重的礼物。 形 成 惟礼,禀色随方。 这句诗的意思是“形状是符合礼仪规范的,颜色是按照地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这里的“形”和“色”分别指物品的形状和颜色
【诗句释义】 质明:天亮时。求阴顺阳:祈求阴阳之气调和。 坛有四陛:祭坛有四层台阶。 琮分八方:祭祀用的玉琮分为八个方位。 牲牷荡涤,萧合馨香:用牲肉和谷物等洁净的祭品,还有乐器的香气。 和銮戾止,振鹭来翔:和谐的音乐响起,鸟儿翩翩起舞。 威仪简简,钟鼓喤喤:礼仪庄重而简约,钟鼓声响。 声和孤竹,韵入空桑:声音和谐如孤竹,韵律优美如空桑。 封中云气,坎上神光:祭坛周围云雾缭绕,神灵之光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