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
【注释】三月:指初春时节。莺花:泛指春天的景色。嵩阳居士:晁以道,字端友,汝州人,北宋末年宰相蔡京的门客。行行:形容步履蹒跚的样子。縠纹生:形容湖水波纹荡漾。高卧:指悠闲自得的生活。 【赏析】词题中“见和答韩文若之句”表明是晁以道写给韩文若的诗,韩文若又作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曾任右仆射,封魏国公,谥忠献。这首和诗,是晁以道对韩琦所作《临江仙·其一》的酬答之作。上阕开头写景,“三月莺花都过了
临江仙 · 其九 学士园林人不到,传声欲问江梅。曲阑清浅小池台。已知春意近,为我著诗催。 急管行觞围舞袖,故人坐上三台。此欢此宴固难陪。不辞同二老,倒载习池回。 注释 学士园林人不到:学士园是宋代皇家园林,一般人不能进去,作者在园外远远地看到有人进园,就猜测里面一定种有梅花。 欲问江梅:想打听一下梅花开没有。 曲阑清浅小池台:栏杆曲折幽深的庭院,小水池和花坛。 已知春意近:已经知道春天快到了。
【注释】三月十七日:即重阳节。雨后极目亭:在今河南开封市北。张敏叔、程致道:都是作者的友人。麦陇如云:田间的麦子像云一样密集。清风吹破,夜来疏雨才晴:微风拂过,吹散了昨夜的细雨。满川烟草,残照落微明:整个田野上一片烟霭朦胧,夕阳斜照,但已无多少光亮。缥缈危栏曲槛(quèliàn) :高耸着栏杆的曲折栏杆。遥天尽:远处的天空渐渐消失。青林外,参差暝霭(míngǎi) :青翠的树林外面
席上次韵韩文若 闻道安车来过我,百花未敢飘零。疾催弦管送杯行。五朝瞻旧老,挥麈听风生。 凤诏远从天上落,高堂燕喜初醒。莫言白发减风情。此时谁得似,饮罢却精明。 注释: 席次(chì cì):宴席上。席,指宴席;次,这里作动词用,指在宴会上坐的位置。 安车:古代官吏出行的车驾。 五朝:这里指作者的五个官位。 挥麈(zhù):挥动麈尾,比喻谈笑风生。麈尾,一种长柄拂尘,古代用以指挥仆役
【注释】: 1. 念奴娇·其一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指作者南归过扬子江时所写的词。念奴娇,词牌名。“渊明”即东晋诗人陶渊明。 2. 故山:作者家乡的山,在江西铅山。渐近:渐渐接近。 3. 归意:归隐田园的意思。翛然:超然,不拘束的样子。谁论:有谁能评论。 4. 归去来兮秋已老:出自《归去来辞》,表示辞官归隐的意思。秋已老:秋天快完了。 5. 松菊三径犹存:指隐居之地尚存。松菊:指菊花和松树
【注释】 (1)八声甘州:本为唐教坊曲名,后来用作词牌。又名“甘州遍”。有长调、小令两体;此词以长调体入韵。其体裁属于双调九十九字,前后段各有四仄韵、三平韵,一韵到底。 (2)其三:词牌名。 (3)浮家泛宅:指随处可以居住,没有固定的居处。 (4)自玄真:指陶潜。玄真,陶潜的号。 (5)云峰倒影:指云中山峰在水面的映像。 (6)空翠成堆:形容山色空灵,青翠欲滴。 (7)溪山无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把握。此词为重阳节赏菊,抒发了词人对菊花的赞美之情。上阕写菊花,下阕写赏菊之人。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满江红·其一”是这首词的标题。词中以菊花自喻,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首句点出时间是重阳节。次句写菊花先于其它花开放,暗示着秋已到来。三、四句写菊花在秋风中盛开,与东篱下的菊花相呼应,并借此表达了自己辞官归隐的意愿;五
念奴娇·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 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沈沈。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 【注释】: 洞庭波冷——洞庭湖的波涛很冷。 望冰轮初转——望着天上的月亮(明月)刚刚升起。 沧海沈沈——大海茫茫无边。 万顷孤光云阵卷——万里晴空中一轮明月被云雾包围着。 长笛吹破层阴——一曲高亢悠长的笛声把层层的浓云吹散了。 汹涌三江
【注】颍上县:古县名,今属安徽省。 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醅初熟。 松陵秋老,指秋天已深。柳岸田家,指农家小院。酒醅初熟,指酿酒的麦曲已经发酵成熟。 鲈脍莼羹,万里水天相续。 鲈鱼脍和莼菜汤,都是江南美味佳肴。万里水天相续,指家乡水乡景色与眼前景色相连。 扁舟凌浩渺,寄一叶、暮涛吞沃。 扁舟在茫茫大海中航行,船桨拍打着波浪。 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 青竹编成的箬笠,戴在头上遮风挡雨
【注释】①甲辰:宋孝宗淳熙十四年。②堂知止亭:位于临安府,是刘克庄任浙东安抚使时所建。③刘无言:刘克庄的字。④山西:指浙江绍兴一带,作者曾于淳熙八年(1189年)任浙东宣抚使兼知绍兴府事。⑤十亩荒园:作者在家乡时,有一座小园林,因年久失修,荒废了一部分。⑥邻翁约:刘克庄与邻居王翁有过相约饮酒的往事。⑦沧波:沧海。⑧卷晴霓:形容云海翻腾。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上阕写景叙事,下阕抒怀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