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
这首诗是苏轼在癸丑年(公元1073年)中秋之夜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豪放的风格。接下来逐句解读并附上赏析。 第1-4句: 释义: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 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 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 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 容易感梧桐。 译文: 银河横贯平原,薄雾随风飘荡。 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仿佛银装素裹。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词的逐句解析: 江海渺千里,飘荡叹流年。等闲匹马相过,乘兴却翛然。十载悲欢如梦,抚掌惊呼相语,往事尽飞烟。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 翻译: 江海辽阔千里,我不禁感叹时光流逝。随意策马而过,心情畅快却又潇洒自如。十年间的欢笑与悲伤如梦般消散,我们手拍着肩膀激动交谈,往事仿佛都化为烟雾。此刻相聚难得,让我们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时光吧。 注释: -
注释: -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 云峰高耸入云端,挡住了吴国的关卡三面,就像一位美人。我放眼望去,只见江水波涛翻滚,与天际相接,仿佛没有边界。虽然已经年华老去,但是心中仍然怀揣着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八声甘州·其一·寿阳楼八公山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1.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注释】故都:指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迷岸草:指草木丛生。长淮:指淮河,是宋金对峙的界线。孤城:指寿阳城,当时为南宋都城的临时所在地。乌衣年少:指当年在金陵城中居住的贵族子弟,以乌衣巷而得名,后因官位显贵而居之,称为“乌衣诸王”
水调歌头·其四 湖光亭落成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 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 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注释: ①水调歌头:宋词的一种,为咏物、咏怀兼及写景之作,以音节和谐、语言优美著称。 ②修眉:指女子的眉毛细长而有光泽。 ③遥碧
这首诗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和叔父寺丞林德祖游白水佛迹山》的第五次韵。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今古几流转,身世两奔忙。” 注释:从古至今,世事变迁不断,我自己的一生也如同在忙碌中度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2. “那知一丘一壑,何处不堪藏。” 注释:谁能想到在大自然的一丘一壑之间,无处不是可以隐居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3.
注释: - 朱雀桁:指朱雀门,古代城门名。 - 复度:再次通过。 -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因曾被封为康乐侯而称谢公。 - 废垒:被废弃不用的壁垒。 - 陂陀:山丘或土坡。 - 定都:建都。 - 惟初: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 鼎足计: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采取的巩固政权的计策。 - 长干行:唐代诗人李白作有《长干行》一诗。 - 秦淮乱清涟:秦淮河在南京市秦淮区,流经南京城,河水清澈平静。
【注释】 ①同惇:指王安石的朋友。 ②宝公塔:在蒋山,为唐代著名高僧鉴真所建。 ③王荆公墓:在蒋山,即王安石的墓地。 ④草堂寺:在今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所建。 ⑤周颙:字彦文,南朝陈诗人。 ⑥“零雨”二句:形容雨后景象,洗刷了骄阳,谷中流水潺潺。 ⑦凭高:登高远望。 ⑧正见:正好看到。 ⑨至人:指佛家所说的圣人。 ⑩麦陇:田中的麦地。滋:生长茂盛。 ⑪横水:溪水。微涟:细小的波浪
明日复游石头城清凉寺再用前韵大江滔滔自西来,故国今已数年回。 我衰倦登临之,坐愧双行缠。 忽惊山阴集,邂逅来群贤。 俯仰吊前古,高谈如渊泉。 千岩经宿雨,馀润滋麦天。 颓檐翳崖壁,过午不得旋。 像是佛再经始,此邦心亦虔。 稍欣台殿新,废沼依沦涟。 坐怀马化龙,仅作螂捕蝉。 相倾走掣电,讵暇安枕眠。 六飞东巡,恨尔不少延。 单于久凋残,屈已今我先。 衰惫乘一障,无功记凌烟。 乞身自兹始,此计君傥然
【注释】: 八声甘州 · 其二: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双下泪”、“甘州令”。以首句入韵为正体,双调九十六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此词上下片各三平韵、两仄韵,前后段各五仄韵,与双声、叠韵例合。此词上阕写立春后,作者在湖边赏梅。下阕写作者重栽梅花,并希望梅花早到高台。 又新正过了,问东风、消息几时来。笑春工多思,留连底事,犹未轻回。应为瑶刀裁剪,容易惜花开。试向湖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