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
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水调歌头·其四

湖光亭落成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

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

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注释:

①水调歌头:宋词的一种,为咏物、咏怀兼及写景之作,以音节和谐、语言优美著称。

②修眉:指女子的眉毛细长而有光泽。

③遥碧:遥远的青天。

④清镜:明亮的镜子。

⑤堤外:堤岸之外。

⑥柳烟:垂柳的烟雾。

⑦碧瓦:青绿色的屋瓦。

⑧朱楼:红色的楼阁。

⑨平云:天空中飘浮的白云。

⑩骚人:指屈原等才华横溢的文人。

⑪沧洲:水边的地方,也泛指隐居之所。

⑫漫怀:随意地回想或怀念。

⑬佳处:美好的地方或景物。

⑭难酬:难以报答。

⑮谢公:晋代大诗人谢安。

⑯平生志:平生的愿望或志向。

⑰登临:登上高处俯瞰。

⑱漫:随意。

⑲难酬:难以回报。

⑳却叹:叹息。

㉑贤士:有才能的人。

㉒多矣:很多了。

㉓名迹:名声和事迹。

㉔尊前:酒宴之前或席间。

㉕问:询问。

㉖消忧:消除忧愁。

赏析:

《水调歌头·西湖》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此词上片主要描绘湖光亭周围的景色,下片主要是作者的感慨,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谢公(谢安)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虽然有很多贤士朋友,但是名迹最终被谁所保留呢?最后一句“唯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表现了作者面对人生困境时的豁达乐观。全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苏东坡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