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分析。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这一句是说:竹溪直院称赞起予的诗作很好,闲暇时多看几遍也觉得可惜。因此我效仿他作了十首诗,也模仿《楚辞·招魂》的风格,来写这首诗。 “李下不整冠”这一句的意思是:那些在树下休息的人看到我这顶破旧的帽子
【译文】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闲暇之时多有可恨者。因此效仿颦作十首,也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五言长城 五字非容易,须曾断几茎。 身虽居破屋,人比作长城。 塞北李都尉,江东阮步兵。 偏师攻不下,老将望而惊。 立帜骚坛峻,降旗敌垒平。 可怜秦系辈,浅陋欲争衡。 【注释】 起予:我。起,发端;予
翻译: 竹溪直院盛赞我的草堂诗,闲暇时我浏览后感到遗憾。因此效仿其风格创作了十首诗,这是前人广泛模仿《离骚》的手法。其中二十九首用旧题,唯独“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法山谷先生,其他十八首别出心裁。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中,以教诲童蒙。扁舟五湖 种蠡功名士,吾评蠡最优。 五湖足春水,一叶寄扁舟。 变姓乘单舸,翻身退急流。 千金徒铸象,万里孰驯鸥。 震泽鲈堪脍,苏台鹿已游。 君王既称霸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雁足书 塞雁先荒徼,猿弓莫射渠。 心怀南向意,足有北来书。 翔集鸿毛迅,缄题鸟迹疏。 上言存魏阙,下说厌穹庐。 陇右平安远,云中探报虚。 不知子卿妇,锦字托谁欤。 注释: 1. 塞雁:塞外飞来的大雁。 2. 猿弓
这首诗共十首,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下面是逐句释义: -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 注释:竹溪直院对诗人的草堂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诗人在闲暇时阅读了许多诗歌,觉得其中有一些写得不好的作品。于是,他模仿这些作品的风格,创作了十首诗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也。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济河焚舟 黄河之势尤湍急,滔滔去而不留。此行期死敌,既济遂焚舟。背水陈师出,乘风纵燎休。若非拚血战,不复渡黄流。 注释:黄河的形势更加湍急,滔滔流水一去不回头。此行的目标是要与敌人决一死战,既然渡过黄河就要烧掉船只
【译文】 竹溪直院盛称我草堂诗之善,闲暇之日多有可恨者。因效颦而作十首,也是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余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堕泪碑。 治化无深浅,要诸久始知。 遗民他日泪,太傅向来碑。 反袂缘何事,轻裘若在时。 勋名一片石,尸祝百年思。 不比山公醉,惟应湛辈悲。 征南亦深刻,感慨者为谁。 【注释】 唐李邕曾居此。起予:称赞我
注释: 1.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闲暇时浏览得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 2. 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余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年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 3. 杏坛夫子昔居地,流传后代看。 4. 竹藏壁中简,杏落水边坛。流藻尤繁盛,依槐免折残。 5. 一时雩舞乐,千古孔林寒。 6. 渔父系舟听,门人舍瑟叹。 7. 世多伐木者,吾道欲行难。
【注释】 竹溪直院:即陈竹溪,北宋文学家。起予草堂诗之善:起予,称赞我。草堂诗,指杜甫的《春望》。 暇日览之多有可恨:在闲暇的时候,看到这么多的诗歌(多)感到遗憾。 效颦:模仿别人的丑陋的样子。 广骚反骚:扩大了《离骚》的内容,反而与《离骚》的意思相违背。 内二十九首用旧题:其中的29首是沿用旧的题目,如《风》《雅》《颂》《赋》。 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余十八首别命题
【解析】 本诗为七绝,是作者于元丰六年(1083年)在成都草堂所作。首联“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表明诗人对竹溪直院称赞自己的诗歌很感不满,并表示自己要效颦作十首以作回应。颔联“饮马长城窟,绝塞多为窟,秦时所筑城”,写诗人想象中的长城和关塞。 尾联“宁为伏波死,不作李陵生”,写诗人的志向。此诗用典,但并不晦涩,且与前文相联系紧密,浑然一体。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