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诗句 战国策目录序 译文 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并非如此,他们不了解真理是否可靠,反而乐于谈论和劝说。他们的心计、注意点都是为一切可能的计谋做准备。因此,他们在论及欺诈的便利之处时却回避其失败,在讲述战争的好处时却隐瞒其危害。那些一窝蜂地做这种事的人,无不有利可图而无法避免其害处,有所得而无法避免其损失。最终,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等人因这种行为而身败名裂
【注释】 战国策: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论文集。 高诱:东汉经学家,今文《易传》的注解,但有误。 二十一篇:疑为“三十三篇”之讹。 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疑为“三十三篇”之讹。 《崇文总目》:唐李德裕所编目录。 存者:保存至今。 十篇:即今存十篇。 编校:校勘编辑。 史馆:官署藏书的地方。 臣:对君王自称的敬辞。 【赏析】 这是一篇序言,介绍《战国策》的版本情况。 首句说
【译文】 抑制住我内心的激动,再读一遍这信。 想当年,你推荐我进入朝廷,为先祖扫清障碍而死。 你显赫的名声,天下豪杰无不仰慕。 那些有抱负的人,谁不愿进身于朝? 那些隐居遁世的人,谁不企望得到荣华富贵? 做父亲的希望子女成材,做儿女的希望父母显贵。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归根到底都归于先生啊! 既然受您恩宠,就请接受我的敬意。 不敢自谦,谨以书信相报,并陈述自己的一些想法。 惶恐惭愧,无法表达
初冬道中 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见秋毫。 欲霜日射西山赤,渐冷天腾北极高。 秀色更浓唯竹柏,孤根先动是蓬蒿。 感时一抚青萍叹,马踏西风气自豪。 注释: 潦退:水潦退去,指水位下降。 蛟螭:古代传说中的蛟和龙,这里指水中的龙。 溪潭:山间小溪。 秋毫:比喻非常细微的事物。 欲霜:将要下霜了。 日射:太阳照射。 渐冷:逐渐变冷。 秀色:美好的景色。 竹柏:竹子和柏树,常用于象征坚韧或清高。 孤根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乱条犹未变初黄——乱:参差不齐;犹:仍然;黄:指黄色的嫩叶。 倚得东风势便狂——倚:依靠;势:形势或趋势;便:便当,就。 解:明白,懂得。 把:用。 飞花蒙日月——蒙:遮盖。 不知天地有清霜——不知:不明白;清霜:白色的霜。 赏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长安时所作,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京师观音院新堂》。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九衢言语乱人耳,三市尘沙眯人目。 ``` 注释: 京城的道路很多,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使人的耳朵听不清楚;繁华的市集上,尘土飞扬,使人的眼睛感到刺痛。 赏析: “九衢”,泛指京城的大街小巷。这里用“言语”、“尘沙”来形容京城的喧嚣与繁忙,突出了城市的嘈杂与混乱。 ``` 猿狙未惯裹章绶,鱼鸟宁忘慕溪谷?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共五句,内容如下: 鸿雁 江南岸边江水平,水荇青青渚蒲绿。 鸿雁此时俦侣多,乱下沙汀恣栖宿。 群依青荇唼且鸣,暖浴蒲根戏相逐。 长无矰缴意自闲,不饱稻粱心亦足。 性殊凡鸟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 岂同白鹭空洁白,俯啄腥污期满腹。 译文: 鸿雁在江南的岸边,江水平如镜,水荇和渚蒲都显得格外翠绿。此时鸿雁众多成群,它们在沙汀上自由地栖息和栖息
【注释】 ①蓬山:蓬莱山,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行客:远道而来的客人。北城舟:从北城来的船。 ②学问:指学问广博。闳博:宏大深远。 ③谬悠:虚妄不实在。 ④尝陈:曾经陈述。帝王略:帝王的治国策略。紫云楼:古代宫殿名,此借指考试场所。 ⑤一时:同“并”,同时。惊豪捷:惊叹英才出众。况复(fù):又何况。富春秋:富有才智和精力。 ⑥朋游:朋友间的交往。所欣附:所喜欢的依附的人。争欲致绸缪
【注释】: 1. 晓出城南:早上从城南出发。罗卒乘:罗列的战马和战车。 2. 皂纛朱旗:黑色的旗,红色的旗帜。皂是黑色。 3. 貔貅距跃:貔、貅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这里指勇猛的战士或士兵。距跃,形容士兵们英勇地跳跃。 4. 鹅鹳弥缝:鹅鹳,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的鸟;弥缝,这里比喻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战斗的激烈。 5. 夺标一一飞步疾:夺取第一名,飞快地跑。 6. 盘槊两两翻身劲:盘槊,即盘马枪
【注释】 北渚亭:在今江苏苏州西北。 振衣:抖开衣服。 卷箔:收起帘子。 泉声:水声。 涧:山间水流的沟渠。 云气:指云彩。 金舆山:即金山顶,在苏州城西灵岩山之巅。 寒沙漠漠:沙漠中没有草木,显得十分空旷。 鸟飞去:鸟儿飞得远远的去了。 野路:郊外的路。 耕桑:耕种和采桑养蚕。 樽酒: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苏州时所作。诗以“亭”为题,写于雨天,但写得却是“出尘”、“无物”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