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
紫菊有近似墨菊者 —— 紫菊花与墨菊相似,都是秋天的代表性花卉。 谁砑九秋光。玉女玄霜。胭脂队里铁为肠 —— 谁在精心地研磨着九月的阳光?如同一位美丽的仙女用玄霜来装饰自己的容颜,她的心肠像钢铁一样坚硬。 闻道豪家开夜宴,肯唤秋娘 —— 听说豪富之家晚上举办了盛大的宴会,他们竟然愿意邀请秋娘(这里指的是古代女子)参加。 秋味黯然长。不要秾香 —— 秋天的味道虽然令人感到忧郁和漫长
这首诗名为《卖花声·舟过白门有纪》,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帆饱秣陵烟。回首依然 - 这句表达了作者乘船经过南京(秣陵)时的所见景象,即帆饱了秣陵的景色,回头望去,一切都显得如此熟悉。"帆饱"形容船帆饱满,象征着旅途的愉快和期待;"秣陵烟"则是南京的别称,这里的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2. 红墙西去小长干 -
【赏析】 《卖花声》,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句写楼上晚钟之声,点明时间;“灯火”两句,写楼中之景,“更阑”二字,点明时间;“一枝铜笛”三句,承上启下,从写景转入抒情。“风起清坛”二句,化用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写春寒,暗喻作者心境;“花事”两句,化用李商隐《锦瑟》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句意,抒发伤春之情
【注释】: 檐角下斜阳。雨又鸣廊。侍儿撑出夹衣裳。置却怕寒添怕暖,几费商量。 金鸭罢焚香。卸了残妆。百无聊赖倚银床。不信炎天更漏促,梦短宵长。 【赏析】: 此词为咏夏闺怨之作。上片写闺中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情,下片写因暑热而引起的烦恼。全词以景起兴,以情收结,构思精巧,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淡雅,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小令。 “檐角下斜阳”,点明时间是在傍晚。“雨又鸣廊”说明天气闷热潮湿
【注释】 绿蝴蝶:词牌名。又名《玉树后庭花》。双调七十九字,上片四句四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此调因咏春而作,故又名《浣溪沙令》、《采莲令》、《一箩金》、《锦缠道》等。 卖花声:唐教坊曲名,本为大曲。宋时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乐章集》、《教坊记》均无《卖花声》,但《尊前集》有《卖花声·春已半》小令一首,当是此调最早见于歌筵的词。 碧罗飞:碧色的罗幕,飞动如仙。 黛活螺肥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对旧时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写她重寻旧人,下片写她独自凭栏远望。全词语言清新,情致缠绵而婉曲。 词以“了鸟一重门”开篇。“了鸟”,即黄莺。“了”,同“落”。这一句是说:鸟儿飞落在重重的门扉上。这是实景,也是虚景。实景是眼前所见,虚景则是作者所想象。“记款芳尊”句,承前启后,是实景与虚景之间的过渡。“芳尊”,即酒樽。这里指酒杯,也就是“芳樽”。这句意思是
卖花声 庭院悄无人。门掩黄昏。阑干慵倚独含颦。不为愁花兼病酒,只是怜春。 春梦记难真。闲杀芳辰。倩谁心字夜香薰。空有海棠新月上,知我销魂。 注释:庭院寂静无声,没有人,但门却掩着,傍晚时分。我在栏杆旁懒洋洋地倚着,独自皱着眉头。我不因为花儿而感到忧愁,也不因为饮酒过度而生病,只是怜悯春天。春天的梦境难以实现,让我白白浪费美好的时光。请谁来为我晚上点上心字香,以消除我心中的寂寞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中“赏析”的具体要求是“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一分析。此诗前两句写景抒情,后两联写人。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首句点明季节为花朝,即春分时节,此时花儿盛开;次句说东风吹绿柳,柳枝千条。诗人不说柳丝万缕(多),而是说“千条”;不说柳色青青(多),而说“绿柳”。一个“千”字,一个“绿”字
【解析】 此诗为悼亡词,作者以凄婉的语言表达了对亡妻的追忆和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质朴而感情真挚,表现了作者在清明时节怀念亡妻的哀伤之情。 卖花声,即《卖花声慢·残寒正欺病酒》。此调又名《清平乐》《卖花声慢》等。上片首句点明时日是清明时节,次句写伯嫂去世已十个年头,自己依然泫然泪下,不胜悲恸。“莺燕”三句承上启下,写满园春景。“莺燕”两句写春景,“飞英”两句写人事,两相比照
诗句赏析 《卖花声·纳凉》邓瑜 【解析】 1. 诗歌原文 帘捲背银灯。冰簟铺平。遥天明月未三更。睡鸭香销花影上,衫袖凉生。莲漏一声声。珠露轻轻。飞来星火小流萤。最是多情蕉叶扇,欲却还停。 2. 诗歌注释 - 帘卷:形容窗帘被风掀起的样子。 - 银灯:指明亮的灯笼。 - 簟(diàn):竹席,用于垫床。 - 三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三更是深夜时分。 - 飞来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