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饱秣陵烟。回首依然。红墙西去小长干。好个当垆人十五,春满垆边。

如此六朝山。消此鸦鬟。雨花云叶太阑珊。百里江声流梦去,重到何年。

这首诗名为《卖花声·舟过白门有纪》,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帆饱秣陵烟。回首依然
  • 这句表达了作者乘船经过南京(秣陵)时的所见景象,即帆饱了秣陵的景色,回头望去,一切都显得如此熟悉。”帆饱”形容船帆饱满,象征着旅途的愉快和期待;”秣陵烟”则是南京的别称,这里的烟雾弥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1. 红墙西去小长干
  • 这里提到的“红墙”可能是指南京的皇宫或古建筑,而“小长干”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指某个具体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从金陵城西向远处小长干行进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远离喧嚣、回归宁静的感觉。
  1. 好个当垆人十五
  • “当垆人”在古代指的是酒店的女服务员或老板娘,这里特指一个十五岁的女子。这句赞美了这个女子的美丽与才艺,同时隐含着对这个年代女性地位的某种感慨。
  1. 春满垆边
  • “垆”是一种古代酒肆中的柜台,此处指代酒铺或酒店。这句描述了酒馆中春天的气息,暗示了时光流转,美好年华易逝。
  1. 如此六朝山
  • “六朝”通常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即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些朝代都曾定都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这句诗人用“如此”来形容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沧桑与美丽。
  1. 消此鸦鬟
  • “鸦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发髻上饰有乌鸦羽毛的头饰,也称为“鸦髻”。这句表达的是岁月无情,美丽的容颜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1. 雨花云叶太阑珊
  • “雨花”可能是指南京特有的一种花,即雨花石。“云叶”则可能是指树叶,这里借指自然景观。这句诗描绘了南京的自然风光,但同时也透露出世事无常,美景易逝的哲理。
  1. 百里江声流梦去
  • “百里江声”描绘了长江波涛滚滚的景象,“流梦去”则表示时间流逝,梦境消散。这句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1. 重到何年
  •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再次回到这个地方的渴望,但又感到不知何年才能实现。这反映了作者对故地的深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辛弃疾作为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这首词通过对南京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更是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