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窗一碧,萧萧相倚,静袅茶烟一炷。箨龙昨夜叫秋空,似怨道、天寒如许。
安排疏密,商量肥瘦,自斸苔痕辛苦。从今翠袖不孤清,特著个、红妆伴汝。
【注释】
(1)文窗一碧:用翠绿的窗纱做成窗户。文,指文彩。碧:指绿色。
(2)萧萧相倚:风吹竹叶相互摩擦的声音。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声。
(3)静袅茶烟一炷:形容室内静谧,一缕袅袅上升的烟气在燃烧。袅(niǎo):形容轻烟、香烟升腾的样子。炷:古代盛香的器具,如铜制的圆锥形小柱。
(4)箨龙:古书上说笋子脱壳后有像龙一样的皮,故称“箨龙”。这里指刚长出来的嫩竹。
(5)怨道、天寒如许:埋怨天气寒冷,如此凄凉。怨:埋怨。
(6)安排疏密:指布置得松紧适度,不致过于拥挤。
(7)商量肥瘦:考虑得当,恰到好处。商量:斟酌,考虑。肥瘦:指粗细、多少。
(8)自斸苔痕:指亲手除去墙上的青苔。斸(huāi):拔去、铲除。
(9)从今翠袖不孤清:从今以后,你的袖子不再显得那么孤单了。翠袖:泛指女子的衣袖,代指女子。
(10)特著个、红妆伴汝:特意为某人打扮,使之更加漂亮。红妆:红色的化妆,这里借指女子的装扮。汝:代指你。
【译文】
窗前挂着一片绿色的文彩,竹叶互相挨着,静静地飘来一缕袅袅炊烟。昨夜的竹笋在秋风中哀叫,似乎在抱怨寒冷的天气。
把竹子排列得既紧凑又宽松,考虑它的粗细长短是否合适,亲自拔去墙上的青苔,使它变得干净整洁。从今以后,你的衣袖不会再显得那么孤单了,我特意为你打扮一番,让你更加美丽动人。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竹,下片写人。上片起首二句写窗前竹景。“文窗”二字,点明这是一间布置雅致的书房里。窗前挂的是一席绿色的文彩,竹叶互相依偎着,在轻轻地摇曳,一阵清风送来了缕缕的炊烟,它慢慢地飘散开来,在空阔的房间里缭绕不去。这两句写景,写得非常细腻生动,不仅写了环境气氛,而且写出了时间,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气氛,使人感到幽雅恬淡,心境宁静。接着二句由竹及人,以竹喻人,表达了诗人对竹的怜爱之情。“怨道”二字写出了竹子因天冷而发出的叹息之声。“天寒如许”,则写出了竹子的悲哀。“似怨”和“天寒如许”两个词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竹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竹子受冻的苦衷,使读者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对竹的喜爱以及同情之情。
下片写自己对竹子的怜爱之情。“安排疏密,商量肥瘦”,写诗人对竹的态度。竹子长得快,需要精心安排,不能太密集,也不能太稀疏、太粗,太细太粗都会影响美观。“自斸苔痕”,是说诗人亲自动手拔除墙上的青苔,让墙壁恢复本来面目。青苔是墙的败落之象,诗人亲自动手拔除青苔,显示出诗人对竹子的怜爱之情,也表现出诗人对竹的感情深厚。“从今翠袖不孤清”,是说从此以后,竹子再也不会感到孤独了。“翠袖”即指竹,诗人将竹子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人类的情感和感情色彩。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要给竹子打扮一番,让它更漂亮。“特著个红妆伴汝”,是说特意为竹子打扮一番,让它变得更加漂亮,突出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情意深长,表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怜爱之情和喜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