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角下斜阳。雨又鸣廊。侍儿撑出夹衣裳。置却怕寒添怕暖,几费商量。
金鸭罢焚香。卸了残妆。百无聊赖倚银床。不信炎天更漏促,梦短宵长。
【注释】:
檐角下斜阳。雨又鸣廊。侍儿撑出夹衣裳。置却怕寒添怕暖,几费商量。
金鸭罢焚香。卸了残妆。百无聊赖倚银床。不信炎天更漏促,梦短宵长。
【赏析】:
此词为咏夏闺怨之作。上片写闺中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情,下片写因暑热而引起的烦恼。全词以景起兴,以情收结,构思精巧,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清新淡雅,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小令。
“檐角下斜阳”,点明时间是在傍晚。“雨又鸣廊”说明天气闷热潮湿。“侍儿撑出夹衣裳”写出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较凉快,外面却很热。“置却怕寒添怕暖,几费商量。”说明女子在穿衣上很为难,既要防寒又要防热,真是让人费思量。
“金鸭罢焚香,卸了残妆”两句描写了夏日夜晚的炎热和烦躁。金鸭香虽然能驱蚊除暑,但香气过后,屋里仍然热气蒸腾。女子不得不把香炉里的香烟吹灭。这时,她只好卸妆睡觉。“百无聊赖倚银床”,表现了女子在夏季晚上的无聊与寂寞,只能依靠床来打发时光。
“不信炎天更漏促,梦短宵长。”最后一句表明女子对这种状况的不满和抱怨,认为夜不能寐是因为夏天夜晚的漫长,而不是因为心烦意乱。“更漏促”,指深夜的时间过得更快,而“宵长”则是指白昼的时间过得很慢。这两句诗表达了女子对夏夜的不满情绪,同时也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既有对夏夜的不满和抱怨,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
全词通过描写夏日夜晚的炎热和烦躁,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语言简练、质朴,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宋词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