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城二里,见青空兀突,断霞栖岭。沿壁几重之字路,倏已耸身绝顶。一角危亭,翼然天半,揽尽无边景。夕阳城郭,炊烟四合成螟。
记得前岁新秋,招邀小谢,同赴山亭饮。醉墨淋漓留殿壁,不觉驹光一瞬。风物依然,故人何在,怕听哀蝉哽。月明归路,婆婆自弄清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百字令”是词牌名,“小像”是题目。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近城二里,见青空兀突,断霞栖岭”,写登上绝顶后所见的景物。“兀突”指山峰陡峭,“断霞”指夕阳映照在山岭上的红光。

“沿壁几重之字路,倏已耸身绝顶。一角危亭,翼然天半,揽尽无边景。”写登上绝顶后的所见所感。作者沿着石壁上的字路,突然之间已经来到绝顶,眼前出现了一座高高的亭子,亭子位于山崖的上方,仿佛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作者凭栏远望,只见那层层叠叠的峰峦,在远处伸展开来,一直延伸到天际;那层层叠叠的群山,在近处延伸开来,一直延伸到脚下的村庄。这几句描写了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

“夕阳城郭,炊烟四合成螟”,写登顶后所见的夕阳下的城郭和乡村。夕阳下的城廓,炊烟袅袅升起,形成一片烟雾迷蒙的景象,如同一群蚊子在空中盘旋飞舞。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把炊烟比作蚊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记得前岁新秋,招邀小谢,同赴山亭饮。”“小谢”指谢眺。这句是回忆过去与友人一起登山赏月的情景。

“醉墨淋漓留殿壁,不觉驹光一瞬。风物依然,故人何在,怕听哀蝉哽。”写饮酒赏月时的畅想以及登顶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驹光一瞬”意为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就到了秋天的夜晚。作者在月光的照耀下独自饮酒赏月,不知不觉间,时光已经悄然流逝。此时此地,作者不禁想起了故人和朋友,他们虽然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彼此都还在想念着对方。而那些哀怨的寒蝉声也让人感到凄凉。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饮酒赏月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我站在城墙边上,离城两里,看到青色的天空突兀而起,晚霞在山岭上栖宿。沿墙壁而上有几段石阶,忽然之间我已经到达了山顶。一座高高的亭子,位于山崖之上,它似乎要展翅飞翔。我俯视着山下的景色,夕阳下的城廓、炊烟缭绕的乡村,一切都被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

我曾经邀请过谢眺一同去山中的亭子饮酒赏月。我醉酒之后挥笔洒墨于墙上,留下了许多痕迹。然而,如今我已经离开了这座山,不知道谢朓现在在哪里。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总是喜欢聆听那些哀伤的蝉鸣声。如今,我已经回到了家乡,面对着明月归途,却只能独自面对清冷的月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