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阶过雨,看翠影亭亭,扶檐双树。招隐淮南,解识将人留住。玉溪吟到无题处。尽低徊月中香露。谁将绿蜡,剪成纤叶,枝枝分布。
已经过十年辛苦。记夏灌寒泉,春培酥土。矜贵天香,屡把花期耽误。前身金粟如来付,问何曾色相轻睹。无花也好,免教吴质,偷磨仙斧。
【注释】
疏帘:竹制的窗帘。
凉阶:清凉的台阶。
招隐淮南,解识将人留住:在淮南隐居时,我能理解并欣赏你的才华。
玉溪:指李商隐的《玉溪生诗三十首》。无题处:即李商隐所写《无题》诗篇中许多诗篇的题意。
玉溪吟到无题处:在诗歌创作中,李商隐曾因不能理解《玉溪生诗三十首》中的一些诗题而感到苦恼。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表达了对这种苦恼的感受:“碧涧之水清又清,玉溪之草绿复青。如何不饮此溪水?却爱金銮殿上藤。”
低徊:徘徊。月中香露:指月亮的香气和露珠,比喻美好的诗句。
谁将绿蜡,剪成纤叶,枝枝分布:是谁用绿色的蜡笔画了这些花朵?
已经过十年辛苦(辛苦):经过十年的努力。
记夏灌寒泉,春培酥土:记得在夏天给泉水灌水,在春天给土壤施肥。
矜(jīn)贵天香:珍惜自己的花香。
屡把花期耽误:经常推迟自己的花期。
前身:前世。佛家认为人的前生是佛,因此称前世为前身。
金粟如来:佛教名词,指的是释迦牟尼佛。
无花也好:即使没有花也没关系。
吴质(zài):晋代文人吴隐之。相传吴隐之有神力,能隐身于墙壁之上,故号“吴壁”。传说他在夜晚能听到吴地百姓哭泣声,于是偷偷地为他们修补城墙。后来,他听说百姓们因为修城而失去了亲人,就又悄悄地为他们举行葬礼,让他们安葬亲人。吴隐之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赏析】
这是一首词牌名为“忆秦娥”的七言绝句。诗人借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及对友人才华的认可与赞赏之意。
“疏帘淡月庭前植双桂,十年矣”,开篇即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庭院里种着两棵桂花树,窗外挂着一帘淡月,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这两句既交代了时间(十年前),又描绘了场景(庭院、桂树、窗帘、月色)。
“不着花”,意味着桂花树并不开花结果,这既是对桂花树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和鞭策。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品质,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凉阶过雨,看翠影亭亭,扶檐双树”,描述了雨水过后,院子里的景色更加美丽动人。诗人站在凉台上,欣赏着雨后的翠绿景象,不禁想起了那些年一起度过的日子。这些回忆让诗人感慨万分,同时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招隐淮南,解识将人留住”,这里运用了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淮南这个地方找到一个理想的归宿,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玉溪吟到无题处”,这里引用了李商隐的《玉溪生诗三十首》中的诗句,暗示了诗人的创作过程充满了坎坷和困难。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
“尽低徊月中香露”,这一句既描绘了月夜下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陶醉在这美丽的月光之下。然而,他也明白这样的美景并不是永恒的,因此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谁将绿蜡,剪成纤叶,枝枝分布”,这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桂花树上的花朵形态,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欣赏。诗人称赞友人如同那纤细的绿叶一样,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已经过十年辛苦”。这里既回顾了过去十年的经历,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诗人相信,只要继续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记夏灌寒泉,春培酥土”,这句诗既描绘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关心,也体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和尊重。诗人深知农民们在炎热的夏季需要灌溉泉水,在寒冷的冬天需要培肥土壤的重要性。因此,他一直在关注着农民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矜贵天香,屡把花期耽误”。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花香的珍视和赞美,也暗示了他对于花期延误的无奈和遗憾。诗人深知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支持,因此总是在不经意间错过自己的花期。
“前身金粟如来付,问何曾色相轻睹”。这里的前身指的是前世或前世的身份,金粟如来则是佛教名词中的释迦牟尼佛。诗人借用佛教的概念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的深厚情感和祝福。他希望友人能够珍惜自己的前世身份,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他也提醒友人不要过于看重外表和形式的东西,而应该注重内心和精神的成长。
免教吴质,偷磨仙斧。”最后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包容,也展现了他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珍重。诗人认为即使没有花也没关系,因为友谊的珍贵远远超出了花的价值。同时,他也告诫友人不要过于沉迷于物质享受和个人欲望之中,而应该更加注重精神的提升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