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子
【译文】 春天还在,可我心急如焚。 柳絮和杨花已经漫天飞舞。 收集榆钱来买酒喝,醉倒在花丛中。 【注释】 捣练子:唐代民间词的一种体裁。 其三:诗中“三”为数词,指第一首。 春尚在:春天还长着呢,意谓春天没有结束。 苦匆匆:心里着急得慌里慌张的。 飞絮:柳絮,杨柳的种子,随风飘散的柳絮,即“柳絮”。 游丝:柳条下垂的细丝。 收拾:整理、收起。 榆钱:榆树的果实。 沽:买。 和衣:脱去上衣
《捣练子 其四 春词四首》是清朝诗人汪之珩的作品。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眷恋和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 春已去:这里的“春”指春天,春天已经过去。诗人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惋惜。 - 恨无穷:这里的“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和无尽的遗憾。 - 绿水青山雨带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绿水青山被雨水滋润
【释义】 春天的景色多么绚丽烂漫,我拄着手杖在山路上缓缓前行。重补吟囊,把旧日吟咏江南的诗篇装进新做的锦囊。题遍了江南的寺庙墙壁,墨香飘满白云峰顶。 【注释】 1. 春烂漫:春色明媚,景色优美。 2. 短扶筇(qióng):扶着竹杖。筇,一种用竹制成的手杖。 3. 补吟囊:重新整理旧时的诗歌,装入新的锦囊中。 4. 古锦江:指古代的锦官城,即成都。 5. 题遍:题写,作画。 6. 山寺壁
【诗句释义】 1. 逢四八,过重三。 2. 轻暖微凉薄苎衫。 3. 梅子酸黄香楝苦,眼前何物可回甘。 【译文】 我逢逢年过节时,总是穿薄苎衫,感觉又冷又凉。 梅子的酸味、黄色的果实,还有楝树的苦味,让人想起什么能解渴呢?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节日期间的穿着和感受。他身穿一件薄苎衫,感到既轻暖又微凉,这种穿着体验让他想起了梅子、黄色果实和楝树的苦味。这几种不同的口感让他想到了解渴的方法
【注释】: 风片过,雨丝悬(飘)。 前番凉、不似今番。 对秋花,终日闲(无事)。 金粟影,素心缘(指桂花和兰花的影子)。 苍苍老桂伴幽兰(桂花和兰花)。 香气合(相合),两无言。 【赏析】: 此诗以咏叹秋天的景物为主旨,描写秋天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情怀。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首句“风片过,雨丝悬”,描绘出了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风吹过,雨丝在空中飘动。这种天气给人的感觉是凄凉的
【注释】 寒玉轸:形容琴瑟的弦声清脆悦耳。 吴国弦:比喻筝弦。 微风小阁:指在微风拂面的春天,在小阁楼上弹奏筝曲。 鼓双琴:弹起筝来。 人似仙:指弹筝的人像神仙那样美妙。 真不负:真正不辜负。 好青年:指弹得好的青年。 道人喜极转凄然:道士非常高兴,但高兴过后又变得悲伤起来。 汝夫妻:你和你的妻子。 【赏析】 这首词是写弹筝的乐事,表现了作者对弹筝者的赞美之情。开头三句点明筝音清越悠扬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明确所给诗句的写作背景,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分析其手法。“探芳信”,即春游赏花;“误佳期”,是说错过了约会的时间。“慵点胭脂懒画眉”,是说懒得化妆打扮自己,懒得梳理头发。“难把灵犀通一点”,意思是用“心有灵犀”来形容男女相爱,但很难使彼此的心灵沟通。“只凭红豆寄相思”,以红豆来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 【答案】 探芳信
【注释】 上巳:农历二月初三。 伴:陪伴。 燕(yàn):燕子。 竹下花头著甚忙:在翠竹的掩映下,花儿正忙得不亦乐乎。 春到:春风已经吹遍大地。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新带:柳枝刚长出的新枝条。 拖(tuó):下垂。 黄:指柳叶呈黄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作。词中以蜂、燕、花和柳作为意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里大自然的景象。 “捣练子 上巳(壬午)”是第一句
注释: 西爽好,尽支颐。 西窗清爽风景好,尽兴地支撑着两腮看。 一杖青藤白接篱。 一根青藤绿如苔,白藤与青藤相接篱笆旁。 流上胡麻山内出,怕人鸡犬出墙啼。 山里流出来的胡麻,担心鸡和狗会跑出去偷吃。 赏析: 这首《捣练子·访隐》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画卷,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西爽好,尽支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西窗景色的美好
【注释】: 淅沥:雨声。徘徊:飘忽不定的样子。檐花:屋檐上挂着的梅花。香消:香气消散。莲漏:计时的铜壶滴漏,用以报时。 【赏析】: 这首小令写冬夜寒梅。“风淅沥,影徘徊,雪压檐花冷玉堆”,起首三句,写冬夜寒梅之景。风吹得树叶簌簌作响,梅枝在风中摇摆,仿佛在不停地徘徊。雪花落在梅树上,像压着一堆冷冰冰的玉。 下片由景物转入抒情。“半夜香消莲漏永,可怜寒瘦到疏梅”,是说深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