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
【诗句注释】 维扬:扬州古称,这里指扬州。夜游:在夜间游玩。壬午: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为壬午年。 画楼:指楼上的装饰华丽、雕梁画栋。 香雨:细雨。粘天:雨点黏糊着天空。 巷陌:街道和小路。 翠影涎涎:绿树丛中绿叶摇曳,好像口水一样。燕尾:燕子的尾巴。 绣帘:精美的丝织物制成的帘子。风斜:风吹过来斜斜地飘动。 倚新妆:倚靠正在梳妆的美人。浓蛾:浓密的眉毛像两片蛾眉。叠粉
【注释】: 暄风泛午,迟日酣春——暖和的春风拂面,阳光明媚。 万锦新濯——万物都被洗刷得光彩夺目。 传乐亭东,记得向来曾约——相传在乐亭的东边,记得以前曾约定过赏花的地方。 正是春明堪醉也,等闲愁病刚蹉却——春天的美景足以让人陶醉,但因忧愁病痛而错过了欣赏春天的机会。 漫多情,忆旧倚阑干,此时萧索——我多么多情,回忆着过去倚在栏杆上的情景,而现在却如此萧瑟。 空自有、怜春思致,赋玉才情
【注释】: 倦寻芳慢 咏雨 翠霞映日,柱础生云,衣袂先冷。 石燕飞时,天与乱山俱暝。 稍见如丝随风细,渐看密洒沧江迥。 倚阑干,恁昏昏过了,清和光景。 小楼外、榴花间竹,可恨红英,飘坠苔径。 雾罩阳台,悽恻梦魂难醒。 阶下决明忧烂死,草根得意惟蛙黾。 正萧条,又沉沉戍鼓,夜凉人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阕写雨景,下阕写雨后景象。全词以雨为线索,通过“雨”、“风”和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诗句】: 1. 倦寻芳慢 书怀 - 这首诗是一首词,以“书怀”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慨。 2. 闲穷往古,万变荣枯,总归无有 - 这里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变化。 3. 乐善安常,本是自家操守 -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善良和安定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坚守的原则。 4. 马革功名蕉覆鹿,麟台画像刍成狗 - 这里用马革和麒麟台来比喻功名利禄的虚幻
【注释】 ①卧鸭炉:古代妇女妆饰的一种。 ②翔鸳屏:画有飞翔的鸳鸯图案的屏风。 ③断肠处:极度伤心处。 ④贪睡海棠:形容女子慵懒娇艳,如海棠般妩媚。 ⑤欹眠杨柳:形容女子斜倚在杨柳旁酣睡的样子。 ⑥子规:即杜鹃鸟。 ⑦乱莺啼树:形容春日里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景象。 ⑧朱颜:指红润的容颜,这里代指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⑨簌簌红飞:形容落花随风飞舞的情景,也暗喻着内心的愁绪。 ⑩丝丝绿织愁千缕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来理解,如“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那人家,有竹笋瓦缶”“曾微呷”“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等。 【答案】 译文: 断崖上的树已变得老态龙钟,河岸旁的木筏也朽烂枯萎,斜靠在岸边。 脚面是浅浅的溪流,手掌一样的平潭交错重叠。 戴着芒草编成的帽子,扛着竹竿,在乱草丛生幽深的小涧中徘徊
【注】香泥:用香料制成的泥土。 垒:筑巢。莺:黄莺。春晦,春光黯淡之意。寒浅:微寒。着地:落在地上。舞茵:地毯。罗袂:薄罗衣。罗衣薄,故风易欺。烟:烟雾,形容花径上飘动的轻烟。秋千影:秋千的影子。倦:困乏、疲劳。宝帐歌慵:美人在宝帐中唱歌,懒洋洋的样子。锦屏香暖:锦屏风内充满花香。 别来怅、光阴容易,还又酴醿。酴醿(túlí)花,即木槿花,又名朱槿。牡丹开遍:指牡丹花已盛开。 妒恨疏狂
【注释】 冰壶秋月,去了潘郎, 冰壶:比喻清白的节操,去潘郎:指去掉了潘岳的才子形象,潘岳曾为美男子。 传到梁老:梁元帝年幼继位,被奸人所害。这里借指梁武帝。 骑马乘船,麾斥五湖三岛, 麾斥:指挥驱遣。五湖:太湖等五个湖泊。三岛:指三个岛屿。 任捎云,兼拂日,拽蛟龙、鳞鬣都推倒,向尘中,分付高人胜士,把云烟扫, 捎云:指飘动云雾。拂日:指掠过阳光。拽:拉。鳞鬣都推倒:形容风力很大。 乾坤巧
倦寻芳 香泥垒燕,密叶巢莺,春晦寒浅。花径风柔,着地舞裀红软。斗草烟欺罗袂薄,秋千影落春游倦。醉归来,记宝帐歌慵,锦屏香暖。 别来怅、光阴容易,还又酴醾,牡丹开遍。妒恨疏狂,那更柳花迎面。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近归期远。倚危楼,但镇日、绣帘高卷。 注释:香泥垒燕:用香泥垒筑的燕子窝,形容燕子栖息的地方。密叶巢莺:用密集的树叶做巢的黄莺。春晦寒浅:春天天气寒冷。花径风柔:花朵间小路上的微风柔和
【诗句】 兽镮半掩,鸳甃无尘,庭院潇洒。树色沈沈,春尽燕娇莺姹。梦草池塘青渐满,海棠轩槛红相亚。听箫声,记秦楼夜约,彩鸾齐跨。 渐迤逦、更催银箭,何处贪欢,犹系骄马。旋剪灯花,两点翠眉谁画。香灭羞回空帐里,月高犹在重帘下。恨疏狂,待归来、碎揉花打。 【译文】 兽形的发钗半掩半露,鸳鸯瓦的井台一尘不染。庭院显得非常清新雅致。树影沉沉,春天已经过去,燕子和黄莺都变得娇媚。梦中的池塘绿草逐渐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