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霞映日,柱础生云,衣袂先冷。
石燕飞时,天与乱山俱暝。
稍见如丝随风细,渐看密洒沧江迥。
倚阑干,恁昏昏过了,清和光景。
小楼外、榴花间竹,可恨红英,飘坠苔径。
雾罩阳台,悽恻梦魂难醒。
阶下决明忧烂死,草根得意惟蛙黾。
正萧条,又沉沉戍鼓,夜凉人静。

【注释】:

倦寻芳慢 咏雨

翠霞映日,柱础生云,衣袂先冷。

石燕飞时,天与乱山俱暝。

稍见如丝随风细,渐看密洒沧江迥。

倚阑干,恁昏昏过了,清和光景。

小楼外、榴花间竹,可恨红英,飘坠苔径。

雾罩阳台,悽恻梦魂难醒。

阶下决明忧烂死,草根得意惟蛙黾。

正萧条,又沉沉戍鼓,夜凉人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阕写雨景,下阕写雨后景象。全词以雨为线索,通过“雨”、“风”和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抒发感慨。

上阕写雨景。开头两句“翠霞映日,柱础生云”,描绘了雨后初霁的景色。翠霞映照着太阳,柱子上的石基也好像生了云一样(“生云”是说云气升腾,这里形容石基因雨水滋润而长出青苔来)。“衣袂先冷”一句是说作者被雨淋湿的衣服最先感到寒冷。

接下来三句“石燕飞时,天与乱山俱暝”。燕子在飞翔时激起雨幕,天边和山上都暗了下来。(“暝”是昏暗的意思)

第四句“稍见如丝随风细”,雨丝随风飘洒下来,细细的像缕缕蚕丝。(“丝”字用得好,既写出了雨丝的细长柔滑,又有丝丝入扣、丝丝入心的意味。)

“渐看密洒沧江迥”,渐渐看出雨点密密地洒落在江面上。(“沧江”是苍茫的江水。)

最后两句“倚阑干,恁昏昏过了,清和光景”。倚着栏杆,不知不觉中度过了这美好的时光。(“恁”字在这里是“你”的意思。)

下阕写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光的感受。“小楼外、榴花间竹”,小楼外边,有红色的石榴花,中间长着竹子。“红英”是指红花,这里指石榴花;“红英”也指美女,这里借指妻子。“可恨红英”即可惜妻子不在身边。作者看到石榴花和竹子,想到自己的妻子,心中不免有一丝遗憾之情。(“红英”一词也暗示了作者对妻子的感情。)

“雾罩阳台,悽恻梦魂难醒。”雨中的阳台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令人感到凄凉而伤感。(“阳台”是古代妇女登临远眺之所,这里指闺房。)

“阶下决明忧烂死”一句化用了屈原的典故。屈原被贬逐之后,他看到楚王身边的人都受到重用而自己却遭排斥,十分伤心。于是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路边的决明植物长得茂盛,便写下了《九歌》的最后一篇,表达了屈原被贬谪的悲愤和哀愁。“决明忧烂死”意思是屈原因为忧愤过度而死。

“草根得意惟蛙黾”一句的意思是,屈原虽然死了,但他的志向却得到了青蛙与蚯蚓的帮助。(“蛙黾”是指青蛙与蚯蚓,这里比喻贤能的士人。)

“正萧条,又沉沉戍鼓,夜凉人静。”此时正是秋末冬初时节,天气更加萧瑟,夜晚更是寂静无声。

【译文】:

碧绿的阳光映照天空,石基上长满了青苔。雨后,我穿着湿衣服欣赏雨后的美景。

石燕从高空中飞过,天空和远处的山都暗下来了。看见雨丝随风飘洒而下,逐渐看到雨滴落进沧江深处。

我倚靠在栏杆上,不知不觉中度过了这美好的时光。小楼外面有红色的石榴花,旁边长着绿色的竹子。可惜的是红英(即石榴花)不在我身边,只留下落叶飘落在泥泞的小路上。

阳台上笼罩在薄雾里,凄恻的心情使我难以入睡。阶下的决明植物因为我的忧虑而枯死,但我的志向却得到了青蛙与蚯蚓的帮助。正当秋天来临的时候,夜深人静,只有远处传来的战鼓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