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鸭炉边,翔鸳屏底,正断肠处。烟草风花,妆点春愁无数。贪睡海棠酣晕脸,欹眠杨柳狂飞絮。倚东风,子规叫月,乱莺啼树。
尽游赏吞花卧酒,握月担风,谁诉离绪。镜里朱颜,还被青春领去。簌簌红飞愁万点,丝丝绿织愁千缕。这光阴,那堪几番风雨。
【注释】
①卧鸭炉:古代妇女妆饰的一种。
②翔鸳屏:画有飞翔的鸳鸯图案的屏风。
③断肠处:极度伤心处。
④贪睡海棠:形容女子慵懒娇艳,如海棠般妩媚。
⑤欹眠杨柳:形容女子斜倚在杨柳旁酣睡的样子。
⑥子规:即杜鹃鸟。
⑦乱莺啼树:形容春日里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景象。
⑧朱颜:指红润的容颜,这里代指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⑨簌簌红飞:形容落花随风飞舞的情景,也暗喻着内心的愁绪。
⑩丝丝绿织愁千缕:形容春天的柳条像绿色的丝线一样,细长的枝条上缠绕着无数个忧愁的结。
⑪这光阴:指这美好的青春年华。
⑫几番风雨:多次经历风雨。
【译文】
在鸭形的卧炉旁,画有飞翔的鸳鸯的屏风下,我正伤心地度过这段日子。满眼的烟草风花,如同无数的春愁被点缀得更加浓重。我贪睡得像花儿一样,脸颊晕染着酒气,而旁边的杨柳则狂野地舞动着飘散的柳絮。倚靠在东风中,杜鹃鸟的叫声和月亮一起,还有那乱哄哄的莺鸟啼鸣声。
我已经尽情地赏玩了花朵,沉醉于美酒之中;手握月色,迎风而行。谁能诉说我此刻离愁别绪?镜中的我,虽然还是那红润的容颜,却也被青春无情地夺走了一些。那些簌簌飞落的花瓣啊,仿佛是千万点愁思;而那丝丝垂柳的绿意啊,又似乎在编织着千缕的愁绪。这些美好的时光,怎经得起几次风雨的摧残!
【赏析】
《倦寻芳·春词》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波动。词的开头,“卧鸭炉边,翔鸳屏底,正断肠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悲伤的画面:一只躺在鸭形炉边的美人,旁边有一扇绘有飞翔鸳鸯图案的屏风。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人独处时的心情和状态。紧接着,“烟草风花,妆点春愁无数。”进一步渲染了整个氛围,春风拂过,带着淡淡的烟草香和风花的气息,使得春天的美景也带上了一种愁绪。这种愁绪不仅仅是外在的环境所引发的,更是一种内在的情感流露,是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词中的主人公贪睡如花,脸颊晕染着酒气,而旁边的杨柳则狂野地舞动着飘散的柳絮。倚靠在东风中,杜鹃鸟的叫声和月亮一起,还有那乱哄哄的莺鸟啼鸣声。这些细节描写,都透露出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但也隐含着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不舍。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尽游赏吞花卧酒,握月担风,谁诉离绪。”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更为深沉的境界之中。这里的“游赏”不仅是字面上的游玩赏景,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放松和享受。而最后的“离绪”,则是对于青春流逝的深深感慨。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细腻的描绘,又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