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注释】 ①汤词:即汤显祖的词。 ②潇洒座中风色:潇洒,洒脱不羁的样子。座中,指座上的宾朋。 ③主礼:指宴会的主人。 ④奈:无奈,无可奈何。 ⑤建溪春草:相传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之句,后用“建溪春草”形容离别之情。 【赏析】 此调又名《喜迁莺》。此为汤显祖的一首送别词。 首三句写席间宾朋众多,热闹非凡。“潇洒”,指举止洒脱;“座中”,是说座上宾朋多;“风色”
好事近 · 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注释: 1. 月未到诚斋:月亮还没有到达作者所在的诚斋(可能是作者所居之地) 2. 万花川谷:指的是万花谷,位于四川雅安,是一个自然风景区。 3. 隔一林修竹:指在万花川谷中,有一树林的竹子,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4. 如今才是十三夜
注释: 细雨落下,落在屋檐的花上,帘卷金泥红湿。楼外远山横翠,染修眉愁碧。 旧的出游春天的梦想已经没有痕迹了,香尘暗瑶瑟。倚仗青鸾飞去,问新来消息。 赏析: “细雨落檐花”,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日图景,细雨如丝,轻轻落在了屋檐上的花瓣上,使得花瓣都湿润了。这里的“细雨”和“落檐花”都是描写雨水的,但是用词非常生动,仿佛可以听到雨滴打在窗户上的清脆声音,看到雨水打在花瓣上的涟漪
译文: 早上起床懒得梳妆打扮,斜倚在翠花云鬓上。手拿花枝总是发笑,问青鸾的音信。 绣帘慵懒地卷起,玉钩垂下,风中传来篁竹奏乐的声音。灯火黄昏院落里,报知有雕鞍的人已到。 注释: 1. 晚起倦梳妆:形容起床后懒得化妆打扮,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2. 斜压翠鬟云鬓:形容女子将头发斜插或盘绕,形成一种轻盈飘逸的造型。 3. 手捻花枝辄笑:形容女子拿着花枝时,忍不住笑起来。 4. 青鸾音信
```plain 烟尽戍楼空,又是一帘佳月。何事山城留滞,负好花时节。 何事?何事?山城留滞,负了好花时节。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遗憾,感叹自己错过了最佳的赏花时机。 烧灯剪彩没心情,应有翠娥说。欲借好风吹恨,奈乱云愁叠。 翠娥,即女子的代称。此句表达了诗人在赏灯时的心情低落,想要借助美景驱散心中的不快,但现实的阴云却让人感到沮丧。 赏析: 这首诗以“烟尽戍楼空”开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先明确题干所给的“逐句释义”要求,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好事近 · 其二待月不至”这一句是词人自述其待月之情。“天淡一帘秋,明月几时来得。”首两句写自己独处于幽居之所,秋夜难寐时,仰望天空,但见秋月如钩,高挂天际,于是不禁想起与月亮相关的旧事。“何事”三句紧承上文,写自己因怀念旧情而彻夜不寐,以致于“清光邀勒”
注释:急雨打乱了荷花,让一襟烦暑都销尽。趁着傍晚凉爽的天气,靠近翠绿的树阴浓密的地方。 风中的水滴敲打着树枝,洒在脸上就像得到了新的句子。不要责怪玉壶被倾倒,等月光明亮后再回去。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夏天写的,描写了一个晚上乘凉、赏月的情景。上片写夜晚的清凉和美丽景色,下片写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写作背景、诗人经历、诗词手法和技巧等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指出诗句在诗中的作用及意义。 本题要求学生赏析“资中道上无双堠感怀作”中的关键词语,这是一道考查炼字的题目。“双堠”,即路旁的两棵树,用以指示道路方向或标志距离的桩子。“无双堠”,是说这路两旁的两棵树,是世间唯一的一对;“资中道”
【注释】 好事近·其二:这是一首写夫妻团聚的词。我里,即我室;侨居,寄居他处。风冲雁序,指夫妻分离。隈澳,水边低地。苕溪,今浙江苕溪,为苕水支流。天伦,指父子兄弟。翻,变为。“新曲”二句,是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夫妻团聚了,应该欢声笑语,唱出一支新的曲子,表示喜悦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夫妻团圆的词。上片写久别重逢的喜悦。“我里比侨居”三字,道出了词人与妻子离别之久、分离之苦。“不欠山青水绿”
注释: 白屋到横金,已是蟠桃结子。更向仕途贪恋,是痴人呆虑。 水晶宫里饭莼鲈,中菰第一义。留得鬓须迟白,是本来真贵。 译文: 住在白屋(指贫苦人家),已经结出蟠桃的果实。更在仕途上贪图名利,真是愚蠢的人。 在水晶宫中吃饭吃鱼,中菰(一种水产品)是最有价值。留着头发不让它变白,这是真正的富贵。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首句“白屋到横金,已是蟠桃结子”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