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题赵次山鱼乐堂:写这首词是借以抒发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看法和向往,同时也有讽刺当权者之意。赵次山(1105—1148):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官至中书舍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晚年隐居在苏州沧浪亭旁的鱼乐堂。 圉圉洋洋各自由。或行或舞或沉浮。观鱼未必知鱼乐,政恐清波照白头。 圉圉洋洋:形容水流的样子,这里泛指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圉圉:水流流动的样子。洋洋
【注释】 ①争涂田:争斗争夺土地。②蜗角:《庄子·则阳》中说蜗牛触角,是蜗牛的角,这里比喻微小的东西。③英雄:指有才能的人。④乾坤:天地。⑤泥涂:指水土流失后的荒芜土地。⑥鱼龙故道:古代河流改道的地方。《史记·封禅书》:“河决于东郡,圣祖曰‘河为圣德’。”⑦新堤:新的堤坝。⑧风涛:风雨波涛。⑨桑田:指陆地变迁。⑩生烦恼:引起烦恼。 【译文】 争抢土地诉讼不已。是英雄割据乾坤,到头终将休止
诗句解析 - 莺啼啼不尽:描述了莺鸟的叫声持续不断,仿佛在表达无法诉说的悲伤。 - 任燕语、语难通:尽管燕子的话语难以理解,但诗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 - 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诗人心中的忧愁像春天一样,绵延不绝地持续了十年。 - 重来故人不见:诗人再次见到旧友,但对方已不再见。 - 依然、杨柳小楼东:尽管故人不在身边,但杨柳依然摇曳,小楼依旧在东边。 - 记得同题粉壁
《洞仙歌》赏析 《洞仙歌》,一阙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孟昶和花蕊夫人夏夜行乐的词。在这首词中,苏轼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与环境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清幽又华丽的夏日夜晚。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此句描绘的是一个清晨,卖花人挑着担子,菊花的花朵在阳光照射下逐渐绽放,金黄的花瓣如同刚刚破晓的露珠,透出淡淡的光泽。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活中简单美好的发现与赞叹。 “说着重阳怎虚过
```plain 羊城旧路。檀板一声惊客去。不拟重来。白发飘飘上越台。故人居处。曲巷深深通竹所。问讯桃花。欲访刘郎不在家。 注释: - 羊城:指的是广州,古代的一座城市名; - 檀板:即鼓乐,是一种打击乐器; - 惊客去:使客人吃惊,离开的意思; - 不拟重来:不打算再回来; - 白发:形容年老,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头发已白; - 飘飘:形容轻盈飘动的样子; - 上越台:登上广州的越王台; -
注释: 1. 万杉(suī)老秀痴翁:这是一位年老的僧人。 2. 识得庆云和尚:指与庆云和尚有缘,能够识别他。 3. 不识庐山真面目:形容庐山云雾缭绕,不易看清楚它的真面貌。 4. 只缘身在此山中:指身处此地,难以看清庐山的全貌。 5. 识得庆云和尚,不痴自号痴翁:因为认识了庆云和尚,所以自己称他为“痴翁”。 6. 此老端如五老:这位老人就像五老峰一样端正。 7. 高出庐阜诸峰
赠万杉老秀痴翁二首:读儒书五千卷,通禅门八万条。 宴坐万杉林下,四旁风雨萧萧。 译文及注释如下: 我读书读了五千卷,通晓佛家禅宗的教义有八万条。 在万杉林下宴坐,四周是风吹雨打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禅宗教义的深入理解和领悟。诗人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和佛家禅宗,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他在万杉林下宴坐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哲理
沁园春 请赋林堂,林堂未成,吾何赋哉。想胸中丘壑,山中风月,亭台几所,花木千栽。应接光阴,品题胜概,须待堂成我再来。听分付,是经行去处,莫放苍苔。 吾曹不堕尘埃。要胸次长随笑口开。任江湖浪迹,鸥盟雁序,功名到手,凤阁鸾台。它日相寻,有逾此约,酌水浮君三百杯。闻斯语,有冠山突兀,袍岭崔嵬。 注释: 1. 请赋林堂:请允许我为林堂写一首诗。 2. 林堂未成:指林堂还未建成。 3. 想胸中丘壑
【注释】: 《西江月》是一首词,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宿酒才醒又醉,春霄欲雨还晴”一句中,“春霄”指春天的早晨或傍晚。“柳边花底听莺声”一句中,“莺声”指黄鹂鸣叫声。“白发莫教临镜”一句中,“临镜”指照着镜子。“过隙光阴易去,浮云富贵难凭”一句中,“光阴”指时间,“浮云富贵”指虚幻的名利。“但将一笑对公卿”一句中,“公卿”指朝廷中的官员。“我是无名百姓”一句中,“无名”指没有名气的人。 【译文】
【注释】 新荷:刚刚长出来的荷叶。沼:水塘。绿槐庭院:绿色的槐树庭院。檐外雨声初断:雨声在檐外刚刚停歇。两部:两种,指蛙鸣与莺啼。喧喧:形容蛙鸣声的喧闹。两部乱蛙鸣:指两种不同的蛙鸣声交织在一起。怎得似:怎么能够像……那样。啼莺睍睆(xiànbàn):婉转的鸟鸣声,这里指黄鹂的啼鸣。睍睆:柔美的声音。 风光流转:时光流逝。客游汗漫:指漫游四方。汗漫:形容游历广泛,无拘无束。莫问鬓丝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