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争多少。是英雄、割据乾坤,到头休了。一片泥涂荒草地,尽是鱼龙故道。新堤上、风涛难保。沧海桑田何时变,怕桑田、未变人先老。休为此,生烦恼。
讼庭不许频频到。这官坊、翻来覆去,有何分晓。无诤人中为第一,长讼元非吉兆。但有恨、平章不早。尊酒唤回和气在,看从来、兄弟依然好。把前事,付一笑。
【注释】
①争涂田:争斗争夺土地。②蜗角:《庄子·则阳》中说蜗牛触角,是蜗牛的角,这里比喻微小的东西。③英雄:指有才能的人。④乾坤:天地。⑤泥涂:指水土流失后的荒芜土地。⑥鱼龙故道:古代河流改道的地方。《史记·封禅书》:“河决于东郡,圣祖曰‘河为圣德’。”⑦新堤:新的堤坝。⑧风涛:风雨波涛。⑨桑田:指陆地变迁。⑩生烦恼:引起烦恼。
【译文】
争抢土地诉讼不已。是英雄割据乾坤,到头终将休止。一片荒芜的土地,尽是过去曾经的河道。新的堤坝上,风雨波涛难保平安。沧海桑田何时改变,恐怕桑田未变人已先老。不要为此而烦恼,何必苦苦纠缠不休。
诉讼庭中禁止频繁前往,这衙门翻来覆去,有什么分晓?没有争执的才是第一等人,长讼非吉兆。只要有恨就平章不早,尊酒唤回和气在,看从来兄弟依然好。把前事付之一笑,不再计较。
【赏析】
《蝶恋花·兄弟争涂田而讼,歌此词主和议》是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当时苏轼因政治上受到排挤,被罢去杭州通判,出知湖州。在赴任途中,经过润州时,与友人王定国相会于润州北固亭。王定国曾因争田与人有矛盾,苏轼劝他不必为小事烦恼,并作此词以宽慰之。全词抒发了作者对于人事纷争的感慨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上片写争地之苦。起首二句“蜗角争多少”,言兄弟之间为一亩之田而争斗不已,这是极小的事情,却引出许多麻烦;“到头休了”则表明争斗的结果都是徒劳无益。接着三句“是英雄、割据乾坤”,“乾坤”即天地宇宙,这里代指国家、社会。言有才能、有本领的人应该为国家、为人民着想,而不应为争名夺利而争斗不止。最后两句“一片泥涂荒草地,尽是鱼龙故道”,写所争之地原来是一片荒凉,只有一些古河道遗迹,再无生机。“新堤上、风涛难保”写新筑的水堤,经不起风浪的冲击。“沧海桑田”四句写世事变化无常,即使沧海变桑田,也阻挡不了时光的流逝。“怕桑田,未变人先老”意谓担心人们尚未改变世事,自己先已衰老了。这三句是对“蜗角之争”、“割据乾坤”的具体描写,也是对“争涂田而讼”的有力讽刺。
下片写讼庭的烦闷。“争讼庭”一句,点明主题,即争讼之苦。“长讼元非吉兆”,是说长期争纷不断,不会带来好处。接下去五句用典抒情。“无诤人中”一句写理想中的贤者,他们不争强好胜,因而能免于纷争。“有恨”二句写争讼之人常怀怨恨,平心静气地处理争端,则能获得和解。“尊酒唤回和气在”,借酒助兴,化解争端,恢复和睦友好的关系。“看从来兄弟依然好”是说以往兄弟之间的和睦关系并未因为争讼而破坏。结末两句“把前事付一笑,不再计较”,意思是把以前的纷争丢开,不去计较。
全词通过描写争讼之苦,抒发对人事纷争的感慨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它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