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
江神子·题黄州杏花村馆驿壁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注释】: - 杏花村馆:一个以杏花命名的旅店或驿站。 - 酒旗风:指在酒馆外飘扬的酒旗,暗示着酒馆的存在和营业。 - 水溶溶:形容水面波光粼粼,清澈透明。 - 扬残红:指杏花落尽后的红色花瓣随风飘散。 - 野渡舟横:指在野外的小河上停泊着的小船。 - 杨柳绿阴浓
诗句解析 1 金气秋分 - 此句表明时间是秋季,且天气已转凉。"金气"可能指秋天特有的金色气息或阳光,而"秋分"则是一个节气,通常在农历九月初八左右,表示昼夜平分。 2. 风清露冷秋期半 - 这句描述了秋天的清晨或夜晚时分,清风拂面,空气中带着些许寒意,露水也显得特别清凉。"秋期半"可能是一个错别字,应该是"秋分之半",即秋分时节的一半时间。 3.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
【注释】 纸帐竹窗夜永:纸做的帐篷,竹篾编的窗户,夜深了。万籁声沈沙界:万籁,指大自然的各种声响。沉,静。沙界,沙滩上的界线,这里指代夜晚。一炉香袅禅关:一炉香,点着的香火。袅(niǎo)禅关,禅宗修行人出入禅房时,要点燃香,表示自己入定。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友之作,以水沉香为题,寄托对朋友吕居仁的思念和祝愿。 第一首前两句说:在夜已很深、宁静得连沙界的声响也沉寂下来的竹窗纸帐里
渔家傲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鲙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注释】 秋水:秋天里的水,指江水。 无痕:没有痕迹。 清见底:清澈得可以看到水底。 蓼花:即蓼蓝,一种草本植物。 汀:水边平地。 西风起:秋风开始吹拂了。 兰棹(zhào):用兰木做的船桨。 柳条:柳树的枝条。 带雨:沾着雨水。 穿二鱼
【注释】 1. 忆江南:词牌名,又名“百字令”。 2. 临川:地名。 3. 柳岸转平沙:指柳树成荫的岸边,平坦如砥的沙滩,形容景色宜人。 4. 澄江:清澈见底的江水。 5. 坛前:祭祀用的祭坛之前。 6. 乔木列仙家:高大的树木排列在神仙之家。这里指庭院。 7. 春到满城花:春天到来,满城都是鲜花。 8. 行乐处:游乐之处。 9. 舞袖卷轻纱:袖子随着舞动卷起如轻纱般飘逸。 10. 明月上檐牙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董奉山中种杏、玄都观里栽桃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董奉山中种杏,玄都观里栽桃”,以两位历史人物董奉和张道陵为引子,描绘了他们在山中种植杏树和桃树的场景。这里运用了典故,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文化内涵。 第二句“清旷孰如此地,登临况是吾曹”,进一步描绘了董奉山中和玄都观里的美好景色。这里的“清旷”和“登临”都是对景色的描述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要求,如本诗的题目是“减字木兰花·其一七夕”,然后浏览选项,根据每个选项的表述,判断其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本题中,“荷花风细”一句,意思是荷花在细风中摇曳生姿,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乞巧楼中凉似水”一句,进一步写景,说明乞巧楼中的环境多么清凉宜人;“天幕低垂”一句,描写的是天幕低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醉桃源·其三·雪 - 晨光晓色扫檐晶,寒斋蝶梦惊。乱飘鸳瓦细无声,游扬柳丝轻。 - 书幌冷,竹窗明,柴门只独扃。一尊浊酒为谁倾,梅花相对清。 注释与赏析: 1. 诗题:《醉桃源·其三·雪》 2. 首句:“晨光晓色扫檐晶”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光线透过窗户映在屋檐上的景象。“扫”字形象地描述了阳光的明亮和柔和,“晶”字则传达了玻璃或水晶般的质感。 3. 第二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作品,其内容为闺情诗。 诗句翻译: - 风里杨花,轻薄性,银烛高烧心热。 注释:杨花随风飘散,轻盈而易逝,银色烛火照亮内心,感到炽热。 - 香饵悬钩,鱼不轻吞,辜负钓儿虚设。 注释:悬挂的诱饵吸引不到鱼儿,徒劳无功,辜负了垂钓者的期待。 - 桑蚕到老丝长绊,针刺眼、泪流成血。 注释:到了老年,桑蚕的丝线变得坚韧,难以剪断,刺痛眼睛,眼泪滴落成血。 - 思量起,拈枝花朵
【注释】 1. 水沉香:名“沉香”的香料,产于越南、柬埔寨等国。 2. 吕居仁:字叔晦(一说字叔度),号东莱先生,北宋文学家。 3. 六言二首:指作者给吕居仁写的两首六言诗,每句六个字。 4. 逐臭:追逐臭味。 5. 佛性:佛教用语,指成佛的可能性,这里指有佛性的人。 6. 鼻孔:指人的鼻孔。 7. 寥天:形容鼻孔大而空疏。 【赏析】 这是一首戏作六言诗。诗人在与友人吕居仁论及佛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