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淙淙历冷泉,乱石路频转。 - “淙淙”形容水流声,表现出泉水的清脆和流淌的动态;“历”表示穿越,暗示行走在冷泉旁;“乱石路频转”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布满乱石的道路。整体表达了诗人在探访张瑶星道士时,经过一段充满自然之美的路途。 2. 久之见白云,云中吠黄犬。 - “久之”表示经过了一段时间或等待;“白云”象征着高远和纯洁;“云中吠黄犬”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丁廉使名名炜 康熙二十七年夏,中外升平登禾稼。 注释: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夏天,国内外安定,庄稼丰收。 岂有失所一军民,楚中猝变真可讶。 注释:怎么会发生丢失士兵和平民的事情呢,楚国突然发生变乱,真是令人惊讶。 我巡海日烟雾深,纷纷耳传信不真。 注释:我在海上巡视时,烟雾弥漫,消息传来真假难辨。 或言乱贼立首领,官兵气靡都降身。 注释:有人说叛乱的贼人已经立下了首领
郑谷口隶书歌 郑谷口,字子寿,唐人,鲁中汉碑存十一,任城有三阙里七。 郑固墓铭峙东平,苔蚀榛荒亦未失。 汉碑结癖谷口翁,渡江搜访辨真实。碑亭凉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叹唧唧。 惝恍拱揖汉代贤,梦中传授点画毕。蝉翼响拓携满囊,晓风吹须策驴疾。 归来检付高手工,蜜香侧理装成帙。碑额碑穿碑阴完,《集中录》中无缺逸。 文檀为函玉为签,琳琅金薤照晴日。谷口危坐四壁观,何殊蠹简蝌蚪漆。 以指画腹昼夜思
凌名柯先生遗骸久暴吴园次知湖州始为卜葬口述其事因纪之 铮铮凌廷尉,殉节何其壮。 赤血已化碧,白骨无山葬。 年年樵牧儿,来往敲柩唱。 吴公高义人,闻之神凄怆。 醵钱重治棺,斸石坚其圹。 一旦马鬣增,松楸郁在望。 忠魂欣有栖,孤寡来灌鬯。 再拜贤大夫,喜极哭相向。 大夫答何言,泪滴马鞍上。 注释与赏析: - 铮铮凌廷尉,殉节何其壮:形容凌廷尉的英勇无畏和忠诚,他的牺牲是如此的壮烈和伟大。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读懂原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作答。“北固山看大江”一句中,“北固山”是南京的古名,这里指南京;“大江”指的是长江;“孤城铁瓮四山围”,意思是南京有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南京城,四面被青山包围。“绝顶高秋坐落晖”,意思是登上南京城的最高峰,秋天里坐在高高的山顶上,看着夕阳映照在长江的水面上,江面闪着金色的光芒
赠樊会公 叉头挑出古云烟,混入时流乞画钱。 内府收藏君总在,标题半是启祯年。 注释:叉头挑出古云烟,指的是用叉子挑起了古代的云烟,形容其飘逸如仙。混入时流乞画钱,指的是将这飘逸如仙的形象融入到世俗之中,以此来换取金钱。内府收藏君总在,指的是皇宫的收藏室里总是有你的作品。标题半是启祯年,这里的启祯年可能是指清朝早期的雍正皇帝时期,也可能是指康熙皇帝时期的康熙年间。 赏析
【注释】 送:赠别。牧堂:和尚的居处。游五台:到五台山去游览。尉,通“蔚”,茂盛的样子。百丈:佛教禅宗寺院的一种规模。百丈禅师为曹洞宗开山祖师之一。皎然(729-804):唐代诗人,字清昼,号诗坛子,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与颜真卿、灵澈等交游甚密。 难消:不易消失。 何妨:何须担心,有何妨碍?渡水:泛指涉水。衲(nà):僧衣。衲袖:僧人所穿的衣服。花:《全唐诗》作“荷”。 不比人间行路苦
【注释】 ①“淮烟”:淮河流域的烟。 ②“万民迎”:万民迎接。 ③“飞放兰桡”:指驾着轻便的船。 ④“天马”:指皇帝,这里暗指唐玄宗。 ⑤“黄河恬静”:黄河平静无波。 ⑥“公然”:公开地、毫无掩饰地。 ⑦“衮冕”:古代礼服,帝王所穿的衣服,这里借指帝王。 ⑧“竟许”:准许。 ⑨“渔樵”:打柴人、打鱼人。 ⑩“龙颜”:皇族的面部特征,比喻皇帝。 ⑪“喜顾”:喜爱,顾念。 ⑫“臣名”:我的名字。
【注释】 1.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市钟山南麓。 2.宋寝齐陵:指南朝萧梁代帝王萧绎葬于此地。 3.莎:野草丛生的样子。 4.狐巢大:狐狸筑窝于石城上,故称。 5.禁樵:指禁止砍伐。 6.玉河:指御道上的石头。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明太祖朱元璋的墓地。全诗四联八句,每联八句,共五十六句,用典多处,且语意连贯,不露痕迹。首联“宋寝齐陵尽野莎,英雄有恨欲如何”,点明题意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陆游,题目为《神弦歌·问苍天》。 以下是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1. 新历数,顺治朝,岁在戊子;九月秋,十七日,嘉会良时。 - 新的日历,顺治年,在戊子(即1647年)的农历九月秋天,十七日这一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 2. 击神鼓,扬灵旗,乡邻赛社;老逸民,剃白发,也到丛祠。 - 敲响神鼓,高举灵旗,乡村里举行赛社活动;一些年事已高、隐居不问世事的人,也来到神庙中庆祝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