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崖翠接尉蓝天,百太清风待皎然。
古雪难消山北面,春莺懒到寺东边。
经色渡水何妨湿,衲袖穿花更觉鲜。
不比人间行路苦,离情也废一宵眠。

【注释】

送:赠别。牧堂:和尚的居处。游五台:到五台山去游览。尉,通“蔚”,茂盛的样子。百丈:佛教禅宗寺院的一种规模。百丈禅师为曹洞宗开山祖师之一。皎然(729-804):唐代诗人,字清昼,号诗坛子,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与颜真卿、灵澈等交游甚密。

难消:不易消失。

何妨:何须担心,有何妨碍?渡水:泛指涉水。衲(nà):僧衣。衲袖:僧人所穿的衣服。花:《全唐诗》作“荷”。

不比人间行路苦:不如人间的道路艰辛。也废一宵眠:连一夜都无心睡眠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友人去游名山的情景。首联写景,颔联写意,颈联承上启下,尾联抒发离情,是一篇有情致的佳作。

首联描写友人去游五台山的景色。层崖翠接天,百丈清风待皎然。百丈,即百丈寺,在山西五台山。这里用一个“接”字把层崖和蓝天联系起来,形象地写出层崖的险峻陡峭。百丈清风待皎然,百丈寺的清风正等待着皎然的到来。

颔联描绘友人去游五台山时所见之景。古雪未消山北面,春莺懒到寺东边。古雪未消,说明此时是冬天;而春莺懒到寺东边,则又说明此时已是春天。两句互文见义,将友人去游时的季节写得十分准确。

颈联描写友人去游五台山时的所见。经色渡水何妨湿,衲袖穿花更觉鲜。这里既描写了友人去游五台山时的所见,又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经色渡水何妨湿,衲衣虽然被雨打湿,但仍然可以穿在身上,说明友人不怕困难。衲袖穿花更觉鲜,衲袖虽然被风吹动着飘落了花瓣,但仍然显得鲜艳可爱。两句以景写人,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殷切祝愿。

尾联抒情,抒发诗人对友人的离愁别绪。不比人间行路苦,离情也废一宵眠。不比人间行路苦,意思是说,与人间道路相比,去游五台山之路并不艰苦,因此不必担忧。离情也废一宵眠,意思是说,由于离愁别绪的缘故,连夜不能入睡。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去游五台山时的深情厚谊,又表明了诗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