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忆我弱甫冠,束书如钱塘。 中兴百廿载,行都滋浩穰。 虽已劣乾淳,尚可云小康。 巴蜀骇破碎,淮襄传扰攘。 腹心辇毂地,按堵如故常。 于时数万士,云集升上庠。 草茅起穷谷,拭目观国光。 出门不识路,天街何其长。 侠士剧燕赵,佳人□姬姜。 五鼓夜灯烛,万楼春丝簧。 吴米白如雪,奚啻千斯仓。 缥缈湖山间,画船娇红妆。 六桥杨柳岸,荷花云水乡。 四时无不宜,莫若僧夏凉。 小儒苦乏赀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因政治原因被贬为江州刺史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译文: 气节豪迈但心志未平,三起三落仍坚持自己的理想。 虽然心怀壮志却始终难以施展,所到之处只能委屈自己。 屡次遭受屈辱,甚至被激怒,岂止是屈服失态? 七年时间困顿江州,最终得以解脱返回故乡。 想要著书立传记录往事,却被告知实录已被禁止。 那些往事已经变得遥不可及,书籍记载也戛然而止。
这首诗是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一部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三戒二已亡,所戒惟在得。 "三戒二"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引用,因为在《归去来兮辞》中并没有提到"三戒"或"二戒"。可能是指"三戒"中的"酒戒"、"色戒"和"财戒"。这三戒是道家的三种主要戒律。而"所戒惟在得"则表示作者认为只有通过修炼和实践才能达到真正的修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大道辟我前,幸无两岐惑。
注释: 1. 秋天的风吹拂着古城,乱石和山丘环绕着荒凉的宅院。 2. 树木的影子在一天天变稀疏,池塘上的荷叶露出了水草的痕迹。 3. 客人来访时给我敬酒赏菊,我与他酬答到百杯左右。 4. 夕阳斜照还未落下,草尖上已经沾满了露珠。 5. 生命随时光逝去而变化,不喝酒真是太可惜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陶渊明对友人的赠诗。他通过描述自己与朋友在秋日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生命的感慨。
【注释】 1. 行乐忽有感:忽然觉得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 2. 当此穷秋时:在这个时候,是秋季的末尾。 3. 吾生会亦尔:我的人生也会是这样的。 4. 落叶与树辞:像树叶和树枝一样,随着季节更替而结束。 5. 田父屋颇宽:田父(农民)的房子很宽敞。 6. 生理仅存兹:勉强维持生计。 7. 积逋既已迫:债务积累得很多了。 8. 悉售不复疑:全部卖掉,不再担忧。 9. 宁免世人笑
【注释】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遇节:逢此佳节。烂醉:大醉。朝未兴:早上才起床。谒(yè):拜见。客次:客人住宿的地方。病酒:因病不能饮酒。遑(huáng):闲暇。匪(fěi)敢:不敢。知我者:知道我的人。草木故有味: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也有它们独特的香味。 【译文】 重阳节刚刚过去,转眼已是重九时节到来。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逢到节日必定是大醉一场。前些日子早上刚起床时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一日不举酒,即患偏头风。 明日忽不患,乃在酒一中。 人言饮致疾,此理恐未通。 杯我自酌我,壁间幸无弓。 注释: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这是一首和陶渊明饮酒的诗作。 - 一日不举酒,即患偏头风:有一天没有喝酒,就感到头痛。 - 明日忽不患,乃在酒一中:第二天忽然不头痛了,原来是因为喝了一杯酒。 - 人言饮致疾:人们说喝酒会生病。 - 此理恐未通:这种观点可能不准确。 -
【注释】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即《答陶弘景酒诗二十首》,是谢灵运借酒浇愁,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 明年:指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 五十九:四十四岁。 早岁:早年的时候。 道:道家之术。 初远游:指陶渊明在东晋初年的归隐生涯。 岂信今遽老:不相信自己现在会这么早就老了。 暇日:闲暇无事的日子。 万念槁:万念俱灰,意指万事皆已遗忘。 悬知身死后,岂无数诗好:料想我死后,岂能不有无数的诗作传世
诗句释义与翻译: 士本不畏贫,所畏迫老境。 - 注释: 士人本来不害怕贫穷。他最担心的是衰老的岁月。 - 译文: 士人本不畏惧贫穷,他最担心的是年老体衰。 百忧无一乐,可醉不可醒。 - 注释: 面对许多忧虑却找不到快乐之处,只能借酒消愁,无法彻底醒来摆脱烦恼。 - 译文: 在众多的忧虑面前我找不到乐趣,我只能借酒消愁,无法彻底醒来摆脱烦恼。 寒风颇欲霜,缝补阙袍领。 - 注释:
诗句释义: 1. 九日戏马台:在古代中国,皇帝会在特定的节日如重阳节(九月九日)举行庆典活动,戏马台是其中一个常见的场地。这里指诗人在重阳节那天在戏马台上饮酒庆祝。 2. 二谢:谢灵运和谢朓都是南朝著名诗人,以文才著称。 3. 良辰各有句:意指不同的人在美好的时光下各自有着美好的诗句或感慨。 4. 元嘉事其子:元嘉是一个朝代的年号,此处可能是借用元嘉时期的历史典故,意指当时的人过于溺爱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