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谊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迩日深知咬菜根,耻将大嚼对屠门。 - “迩日”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或日子,说明这首诗是在近期所作。 - “深知”意味着深刻理解或者认识到。 - “咬菜根”通常指吃简单的食物,而“耻将大嚼对屠门”则表达了一种羞愧感,因为吃肉是屠夫的工作,吃素则是高尚的选择;在这里诗人可能想表达自己选择素食的高尚情操和生活态度。 2. 老饕枉诵东坡赋,一醉谁开北海樽。 -
闻王维新童子试捷志喜 才自难羁靮,情真却垢氛。 三冬探丽藻,一握采香芹。 谁曰得天幸,实能张我军。 还宜潜绩学,昭代正崇文。 注释:这首诗的标题是《闻王维新童子试捷志喜》。王维新(?~782年),字季明,唐朝人。他自幼聪颖过人,博学多才,擅长书法,尤其善于写草书。他曾参加童子科考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译文: 才气出众却不被束缚;真情流露却能驱散尘埃。 寒冬腊月仍能钻研学问;手握笔就如采摘香芹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赏析。作答此类题目应先通读全诗,理清思路,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中的内容进行逐项分析。“别章读罢意茫茫”,意思是读完了送别的章节后,心中感到茫然无措;“底事南飞逐雁行”,意思是为什么南飞的鸿雁也要随着我一同离去?这里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岂有多金满归橐”,意思是难道只有金钱才能装满我的口袋吗?诗人借“多金”与“佳句”作对比,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注释】 1. 去去无虑多:指官场上应酬多,应事多,所以感到忧心忡忡。 2. 王程未可稽:王程,指王茂甫的行程,稽,查考。意思是说路程遥远,不能一一考证其行止。 3. 锦江:四川省境内的一条大河,这里指成都附近。资:资助、帮助。善政,好的政策。 4. 剑阁: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鸿题,指写文章或做文章来表达对朝廷的忠诚或歌颂朝廷的功绩。 5. 月落随人影,云生趁马蹄
朱礼庭世讲回浙省侍,不及再与明秋京围之试,诗以赠行 注释:朱礼庭在世讲学后回归浙省侍奉,未能再次与明秋季参加京城科举考试。因此,写下这首诗以作赠别。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朱礼庭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首句“朱礼庭世讲回浙省侍”,点明了诗人送别朱礼庭的背景和原因。第二句“不及再与明秋京围之试”,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第三至六句则是诗人对朱礼庭的深情寄语
辛苦清吟倩孰听,索居空阅水泠泠。 注释:辛苦地吟唱清词,希望能有谁能来倾听。独坐于空寂的房间,只能静静地欣赏着潺潺的流水声。 忽闻剥啄声喧户,且喜烟霞客到庭。 注释:忽然听到了敲门声,心中惊喜,原来是远方的朋友来访。 大雅仰公同霁月,微明愧我比飞萤。 注释:我仰望您的高尚品格如同皎洁的明月一样,但惭愧自己的才智不及萤火虫般微弱。 新诗洛诵难酬和,耳目从前诧未经。 注释
三年薄宦近如何,每值西风怅望多。 闻道官厨犹苜蓿,所欣边士亦弦歌。 成文应勒飞狐岭,觅句常临拒马河。 偶过燕秦来去路,知将剑术笑荆轲。 注释: 1. 三年薄宦近如何,每值西风怅望多:这三年的官职很微薄,我常常在西风吹过时感到悲伤和失落。 2. 闻道官厨犹苜蓿,所欣边士亦弦歌:听说官府的厨房里还有苜蓿菜肴,而边疆的士兵们也唱着歌声。 3. 成文应勒飞狐岭,觅句常临拒马河:我的诗作应该刻在飞狐岭上
南皮寄意 劳劳每岁逐风尘,斗大皮城暂寄身。 忙里都忘居近市,静来时见物皆春。 难逢诗酒高常侍,空吊豪华石季伦。 阅古几回夸创获,可怜索解竟无人。 译文: 每年忙碌地奔波在尘土飞扬的路途上,只为了在那斗大的皮城暂时寄身。 忙碌时常常忘记自己居住的地方靠近市场,静下来才能看到万物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难得遇到像高常侍那样能诗会酒的朋友,只能空怀遗憾地哀悼像石季伦那样曾经拥有过豪华生活的人。
题同野堂二首 其二 野堂真作野人居,长物惟多两箧书。 窗草不除生意在,门扉常掩旧交疏。 长卿卖赋文难似,刘向传经学弗如。 讵为名高甘隐逸,菲材本合处蓬庐。 注释: 野堂:指简陋的茅舍或草屋。 唯:只有。 两箧(xiè):两种小箱子,指书箱。 窗草:窗边的草。 长卿:司马相如,字长卿。 卖赋:卖文。 刘向:汉朝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书·艺文志》著录刘向所著《别录》,已佚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名叫“夫子”的老师的哀思。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天乎何酷在师门”,意为:天地间为何如此冷酷无情,将老师留在了师门之中?这里的“师门”指的是老师的住所,也就是老师曾经教学的地方。 第二句:“木坏山颓更莫论”,意为:树木倒塌,山体坍塌,这些都已经无法再论及了。这句话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三句:“只有羊昙能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