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处处香栖隐画梁,梦中谁记旧年芳”注释: 在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幽香,隐藏在画梁上。梦里有没有人记得去年的芬芳? “逢君花落一回肠”注释: 遇到你,就像花儿一样凋零,心中充满悲伤。 赏析: 这首词是陈曾寿于己未年(1899年)都门重过云和主人时的感怀之作。词中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思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全词以梦为引
以下是对这首《浣溪沙·雪夜寄莘田》的逐句释义: 1. 竹折溪堂夜雪时:在夜晚,竹子被积雪压弯了,象征着寒冷。"溪堂"可能是指诗人住所附近的一个有水的地方,如小溪或池塘。"时"表示时间,这里特指夜晚。 2. 红梅灯下證相思:在红梅和灯光下,诗人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证"在这里是证明、表达的意思,"相思"则是指对某人的思念。 3. 梦痕凄冷雁难知:梦中的痕迹是凄凉的,而大雁难以感知这种凄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诗句的内容和重点字词进行分析。此题要求学生赏析诗歌的内容,注意要结合全诗分析概括。从“湖山小别,新雨罢、更提壶”、“正千树桃花,一堤杨柳,围绕吾庐”等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从“莫把逃禅心事,等闲说与西湖”等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法的淡薄。 【答案】 ①向湖山小别。 译文:我在湖边小山上分别了。②新雨罢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梅景,下阕写梅意。 前两句写诗人来到洞中看到梅花,“瑟瑟峭寒加”写出了梅的寒冷;“径入春沙”表明诗人已进入春天,而梅树在春天里却依旧枝头挂雪,故用“春沙”形容之。这两句写出了梅的清高傲骨。后两句写诗人凭槛远眺,看到梅花枝头低垂,为谁而开?暗含着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写诗人最喜爱一枝斜倚在梅枝上的梅花,它为谁而开呢?“冰雪启春华”,这是说梅花不畏严寒
这首诗是辛酉年的元旦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早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时光不再的感慨。 译文: 烧柏香已残,烛光闪烁,仿佛时间倒流,又回到了梦中。 等待献颂椒花,却恨长天遥远。 鸾镜初明,曙色渐明,南山微露紫气。 在篆烟凝处,我十年心事,伶俜忍受。 玉盏泛香,半湖碎琼,峭风如剪。 问几日波柔,镜心红暖? 隔岁未销兽火,晨妆冰钗燕。 看数点春色梅梢,已入岁寒庭院。 注释: 1.
念奴娇·坏塔次樵风韵 蒙萁尖合,带寒鸦数点,残照终古。 梦想庄严愁独客,欲礼空王无主。 珠网全飘,金轮半塌,不碍疏钟度。 江山如此,孤标何苦支拄。 惟见七级檐颓,一铃舌在,报人间风雨。 欲写荒凉题败壁,只称寒山诗句。 香火缘空,苔綦磴滑,飞锡应难驻。 修罗零劫,诸天花散何处。 注释: 1. 蒙萁尖合:形容山峰的形状,如刀尖一般尖锐。 2. 寒鸦几点:形容天空中的几只乌鸦。 3. 残照终古
注释: 中酒愁醒,当花笑浅,小颓风范犹存。 刻意春边,年年冰绪难温。 故人鹤瘦今安在,过废园、密竹斜门。 问新来、小极扶头,消几黄昏。 天涯芳草归何处,算东风过后,空染啼痕。 校字灯窗,些些未了知闻。 青山青史馀双鬓,看镜中、清冷千春。 只飘零、无计销除,还近芳尊。 赏析: 《赠彊村老人》是南宋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彊村老人风韵犹存,下片则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注释】 范公:指南宋丞相范仲淹。遗文犹幸事:指范仲淹留下的《岳阳楼记》。荐士下逮韦澳,愧无一节答深知:指张之洞向朝廷推荐人才,但自感没有像范仲淹那样有“节”(气节)来报答国家。 【赏析】 此诗作于光绪十六年(1890),诗人因上疏反对割地求和,被革职回乡,心情十分沮丧。他怀念前清名臣,对张之洞的荐才之举表示感激。诗的开头两句是说:“我一生有幸见到范公,如今还感激他的遗文;”意思是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偏爱沉吟白石词” - 这句表达对白石词的偏好。白石词是宋代著名的诗词作品,通常与姜夔、史达祖等词人相关联。这里可能意味着作者对这类古典诗词有特别的喜好或情感共鸣。 - 注释: “偏爱”表示特别喜欢;“白石词”指的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婉约风格著称。 2. “只缘魂梦惯幽栖” - 这句表达了一种因内心世界而偏爱幽静生活的情感状态。 - 注释:
【注释】 1. 摸鱼儿:词牌名,双调。有五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2. 最难忘:最难忘记。 3. 一湖寒碧:一片湖水,如寒冰般清澈碧绿。 4. 围湖都是山色:整个湖泊被群山环抱。 5. 深深:深深地藏。 6. 吟未歇:诗歌吟诵尚未结束。 7. 徙倚:徘徊,漫步。 8. 明孤月: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梅花。 9. 曲廊暗屧:曲折的走廊上长满苔藓的台阶。 10. 爱:喜欢。 11. 五夜钟声